瑞丽市多措并举打造国门党建“升级版”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31 17:12:00 点击率:0
瑞丽市紧紧围绕党的十八提出的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着力打造“国门党建”升级版。一是主题活动强化“国门意识”。针对瑞丽市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望,同一民族跨境而居,边民之间互市通婚,国门意识不强的实际,着力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国门意识。在国门口岸,以“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为主题,定期举行升国旗仪式和“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尽党员义务、铸边疆安宁”活动,全市3000余名在职党员每星期都参加1次志愿服务活动。在边境一线村寨,开展“红旗飘飘”工程,1400多户群众悬挂国旗,473户党员悬挂党旗。在机关,开展“国旗飘扬、国歌嘹亮、国民自豪”和“学党章、唱国歌、升国旗、走边关”等主题活动,帮助边境村寨群众办理实事342件。在农村,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村村寨寨广播响”活动,全市233个村民小组全面恢复和规范农村广播,使党的声音和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在民族村寨,大力开展“讲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开展宣讲活动400余场次,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各族群众中,全面增强党员群众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增强党员群众的国家、国门、国民意识。二是共驻共建巩固“国门阵地”。针对城市发展,瑞丽市重点抓好党建资源的整合,以党组织为纽带,把驻区单位资源整合起来,开展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等订单式服务,不断强化党建服务民生的力度,全市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18支,注册志愿者7320人,每人每月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不少于8小时,创建示范点24个。针对军民融合发展,扎实开展军警地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创,建立联防队伍,强化边境管控,组织联合走边关、同升国旗、同唱国歌等,强化了家国自信,爱国情怀;针对国门开放发展,瑞丽市整合联检中心各部门党组织资源,坚持“基层组织一起建、组织生活一起过、党员队伍一起育、口岸事项一起议、便捷通关一起办”,形成了以党务引领业务,党建推动发展的生动格局;针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瑞丽市共整合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1个,实现了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针对党员教育资源下沉,瑞丽市共挂牌50个“新时代德宏讲习所”,组建10支“新时代德宏讲习员队伍134名,累计开展各类宣讲11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2300余人次。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国门引擎”。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重要抓手,市委书记与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与驻村单位、村“两委”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实行“5+3+2”党建为民服务模式,把100万元党建为民服务资金投向进行科学化设定,分别将5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将30万元作为服务群众专项资金,将20万元作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资金,形成党建为民服务新体系。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2000万元、“四位一体”项目资金4500万元,以及每个乡镇(农场)党建为民服务资金中的5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产业互动、资源开发、资产经营、实体带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全市29个行政村“股份合作”经济项目全覆盖,预计到2018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共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8800万元。四是提升服务打造“国门窗口”。着力打造瑞丽市行政审批党建示范点,发挥党建服务审批的领导核心作用,让 “一颗印章管审批”更具含金量。发挥党员在服务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至少联系1至2家企业,推行“三卡一会一访”制度,每年走访联系企业不少于4次,开展“一对一”服务活动。以社区党组织为轴,积极构建市、镇、社区、居民小区四级党组织联动体系,在全市建立“一馆两站三中心”外籍人员服务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外籍人员服务管理的升级版,成立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五是创新举措打造“国门品牌”。党的十八以来,瑞丽市通过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依托组建、行业组建”五种组建模式,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认真开展“机关+企业”、“机关+边防检查站+商会”的党建联创活动,不断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先后打造了以强化国门意识、提高对外服务水平为特点的国门党建品牌,以诚信经营、打造“中国珠宝诚信经营第一街”为特点的诚信经营型党建品牌,以组建全国第一所“边防小学”为特点的边境学校党建品牌。同时,在全省率先筹建“两新”组织党建公积金,首批筹集资金83.65万元,“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迈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