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党员示范户在洱海保护中建功立业
作者:张艳梅 李军锋 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6/10/9 8:31:54 点击率:0
近年来,洱源县将洱海源头环境保护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基层党建和洱海保护“双推进”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服务洱海保护的新路子,在洱海源头构筑起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全面落实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责任制、“三清洁”等洱海保护工作机制,为洱海源头环境保护治理助力护航。
“带头学习,带头服务,带头保护好洱海”
“今年我们家跃进河附近2亩多的地大蒜种不要购买了,政府要租地,建设跃进河湿地。我是党员,应该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 右所镇西湖村委会张家登党员示范户李映明跟家人说。
用李映明的话说:“党员就是要带头学习,带头服务,带头保护好洱海。”于是,他家率先建起庭院污水处理设施,不再让污水进入西湖。“在安装污水收集罐时,板南组有两户村民由于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不同意两家共用一个污水收集罐,我多次跑到他们两家家中做思想动员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最后两家化解了矛盾,共用一个污水收集罐。”李映明指着门口的污水收集罐说。李映明接着介绍到,现在我们家副业经济收入来源以编织竹篮为主,政府在西湖周边实施“禁养限种”综合整治措施以来,我们率先将家里的四头牛牵出牛舍,卖给养殖场,还做通了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配合县上的工作组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
在“三清洁”活动中,他不仅踊跃参加,认真落实“三清洁”党员挂钩群众联系制度,还积极入户宣传“三清洁”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好发动宣传工作,同时,负责组织、督促张家登组100多户村民开展“三清洁”活动。在他长期的示范带动下,张家登村民小组的“三清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罗时江边的义务保洁员
“作为老党员、支部书记,就要做好表率,带头宣传和参加洱海保护各项活动,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加到洱海保护中来。”指着家门旁挂起的“洱海保护党员示范户”的奖牌,李文振告诉记者。
60多岁的邓川镇莲河党支部书记李文振家住罗时江边,10几年来坚持义务打扫村内路道,清理沟渠,为保护洱海发挥余热。他每天除了清理好自己的庭院,做好‘门前四包’,还要组织督促党员群众清扫门前道路。原来村里的不少党员保护洱海的意识并不强,也影响到了村民参加洱海保护治理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李文振便组织支部的党员开会,结合“三清洁”工作,建立了“三清洁”党员挂钩联系群众制度,划定了党员绿化区、党员卫生区,在十多名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拿起扫帚清扫沟渠,积极参与到“三清洁”活动中。在去年环境整治粪堆下田时,有一村民不愿意把粪堆下田,当挖机过来清理时,直接躺在挖机下面,让整治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李文振主动站了出来,对这位村民进行了耐心的劝说,反复做她的思想动员,最后她欣然同意粪堆下田,此后罗时江边到处堆满粪堆的现象得到遏制。
今年春耕农忙季节,看到罗时江两岸的垃圾较多,村民正忙于农活不好组织,李文振便放下家中的活计,组织了4名老党员一直沿着罗时江捡起了垃圾,用了整整8天时间才把罗时江两岸的垃圾捡干净,他们的举动受到了往来村民们的好评。
李文振还经常特意从新闻、报纸、政策法规中收集资料,组织召开支部会议宣传环保法规、政策,从思想认识上提高全村党员群众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他的行为遭到了少数群众的反感,村里有几户“钉子户”见到他就远远走开、关上大门,有的甚至背后说他多管闲事,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想办法,主人家工作不好做,就“曲线救国”通过他们的亲戚朋友旁敲侧击,最终几户“钉子户”也渐渐地参与到环境保护整治工作中。同时,他还召开支部会议,组建了党员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队,将村道划分为若干个党员责任区,每月组织全村党员义务清扫三次。”这条路从此被村民们称作“支部路”。李文振对记者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现在的莲河村,家家户户做好‘门前四包’,每次开展‘三清洁’活动村民们参加的积极性都很高,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了。”
李映明、李文振是该县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洱海保护的一个缩影。在洱海保护工作中,该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900多名党员干部组建了9支洱海保护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了洱海保护党员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党员清洁志愿服务”、“党员大扫除月”、“党员植树日”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河”、“共产党员湿地管理示范区”、“共产党员示范路”、“党员卫生区”、“党员绿化区”、“党员示范植树带”等示范创建活动,在洱海源头吹响了洱海保护的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