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低处,做一道别致的风景
作者:王双宝 发布时间:2016/4/21 16:44:49 点击率:0
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抵是不错的。可是,很多人在喧嚣的世俗中,往往没有真正领会这句话深层次的内涵,在滚滚红尘里,很多人将水理解为胸无大志的弱者,面对困境选择低头、妥协;将人努力奋斗、追求向上狭隘地定义为名利上的成功。毫无疑问,名利的高处的确令很多人向往,但笔者认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追慕的高处,应该是事业价值的高处、人格境界的高处,而非名利的高处,这样才能称得上高尚的人生追求。
自2015年10月27日起,来到茈碧湖镇永兴村四月有余,经历了很多琐碎繁杂的工作,比如不间断地“三清洁”大扫除、申请证明调解书、危房改造入网登记、“三费收缴”、建档立卡贫困户核实统计、实施方案、计划、总结……也有不少直接关乎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工程,比如说永兴村整村推进工程、吉菜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永兴村道路硬化工程、安全饮水工程……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自始至终之后,有收获也有失落,然而在我心中涌起的却是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因为我发现:身在低处,放眼都是实践的平台和机会,自己的欠缺和不足一览无余,也因为身在低处,身边不缺的是榜样和机会,自己的欠缺和不足可以很快得以改进和提升;身在低处,客观要求的放松和处处安放的机会为充分施展自我才华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在这里,农民朋友热情洋溢的笑容就是我事业上的成就感,当他们转身离开后再次道谢的情景就是我工作的价值;当他们困惑时候,给我的咨询电话就是我坚守在基层的理由,当他们产生纠纷时候,请求调解的举动就是我坚守在基层的价值。
目前,永兴村的各项脱贫致富工程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中,吉菜村(24户105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及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401人)产业扶持项目进展最为迅速,记得刚到村的那两天,恰逢吉菜易地搬迁项目的前期准备,我和驻村工作队没日没夜地进村入户作群众的思想动员,讲解搬迁的必要及可行性,同时根据上级扶贫部门的要求不断地重复编制搬迁方案,很多次的交上去要打回来,再交上去又打回来,每打回来一次,我们就要进村实地核实调查一次,到最终开会确定下来,我已经记不清究竟修改过几次方案、记不清到底跑了多少次农户家……如今,易地搬迁工程施工的启动对我来说,是满满的幸福,证明了当初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畅想一下,生活在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群众很快就要迁入新居,配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那是一幅多么美妙、蕴含着多少泪水与汗水的画卷;且说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项目,四个月以前,我保证不知道建档立卡户是什么,而今,我可以悉数永兴村的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能够如期脱贫,保障脱贫后能够长期致富,在中央精准脱贫、一户一策的扶贫政策指引下,我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下乡工作组及村委班子成员先后10余次地深入9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逐一宣传讲解政策、听其意见、列出方案、联系市场、安置产业、核实登记等一系列地工作后,永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有养殖山羊(33户共209只),养牛(23户共23头),养猪(35户142头),养山地鸡(1户共200只),养马(1户共1匹),养鱼(1户共200尾)种植荷包豆(1户共1亩),中药材(1户共20亩),实现了永兴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巨细的工作,比如现在正在施工的“小水窖”工程、老协会项目、党员学习会……
记得当初,在每天走村入户调查核实完这些工作后,其他同事几乎都直接回家,而我要继续回村委会整理成文档或者录入相应的系统,由于村里的群众知识水平受限,写的申请或者签的字常常模糊不清,让我每天都熬到很晚才休息,有些时候,情绪难免涌上来产生不想干的念头,这时候我往往会想起曾经读到过这么一句话:在物欲至上的纷纭俗世中,守得住低处的人,是最难得的风景。因此,待平静下来之后,我又重新调整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水若没有压力,是不会往高处流的,人若没有操守,是不会往低处走的;看着当初的所有努力都成果初显,我更能体会到守身低处的意义。在我国,可以说每一个农村对于管理者都是低处,但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扯破头皮一心只想往上走,所有,我不觉孤单,只希望能在基层这个低处发光,辐射到更广泛需要的地方,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作者系茈碧湖镇永兴村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