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洱宝公司“党建+企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作者:杨晔 发布时间:2017/3/14 14:54:47 点击率:0
“企业要心怀感恩,回馈社会”—这是大理洱宝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办企宗旨,20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把建强支部作为企业的强大内驱动力,紧扣时代发展主旋律,运用好“党建+企业”模式,在全县脱贫攻坚、扶危助困、抗灾救灾等公益事业方面积极响应县委和政府的号召,主动作为,为当地公共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党支部先后被中共云南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大理州委组织部列为“大理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公司先后荣获了“云南省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经济林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等多项殊荣。
建强支部,培树精品企业文化
公司党支部通过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自觉加强对28名党员的日常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扎实开展党员活动。强化党员培训,由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把当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传达到公司内的党员和职工。每年“七一”建党节举行一次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誓词,表彰优秀党员,组织部分党员到云南山泉、欧亚乳业、来思尔乳业等县外企业参观学学习,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公司还按大理白族照壁、青瓦白墙、民族彩绘等风格设计打造的“洱宝文化”展厅,展示了“悠久文化、洱宝传承、发展历程”等15个经典主题内容,形成了和谐统一、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企业精神,鼓舞和激励全体干部和员工,为企业发展增添了不竭的动力。
创新发展,打牢服务群众基石
20年来,洱宝公司始终把创建品牌作为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在用活人才,创新技术上下功夫,把骨干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关键岗位负责人和中层管理人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以人才为支撑,不断研发新产品,利用洱源丰富的梅子、木瓜、核桃等资源优势,先后研发生产了洱宝话梅、雕梅酒、青梅糕、洱宝核桃乳等150多种系列产品,2016年公司收购加工鲜梅、木瓜、核桃1万多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上缴税金358万元。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党支部积极与高海拔山区茈碧湖镇松鹤村委会大松甸自然村接“亲家”,采取“党员+农户”模式,一对一帮助当地居民种起了梅子树,从育苗、种植、管理到收购,一条龙负责到底,保障了农户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天天好。2016年,大松甸村全村370多户、1760多人的人均纯收入达8400多元,80%以上的家庭都有了机动车,从前的“砍柴村”变成了小康村。
助贫脱困,一路真情奉献群众
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洱宝公司由支部书记、董事长牵头,安排16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公司骨干人员组成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在公司党支部专门设立了办公室,主动探索多种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实施入股分红扶贫,由公司开展“产金互促”工作,2016年吸纳乔后镇新坪村拓荒农业合作社信贷资金500万元,每户入股5万元,入股参与洱宝企业经营分红,按照8%的利润每户每年分红4000元。二是实施产业扶贫,采取“党组织+公司+贫困户”模式,公司免费提供树苗和种植管理技术,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协议,高于市场价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收购鲜果,2016年公司收购鲜梅、木瓜、核桃1.3万吨,带动农民增收5490万元。三是实施就业扶贫,2016年公司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00多人为季节性用工,发放工资3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