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成事业
作者:尹立宪 发布时间:2017/3/17 14:43:04 点击率:0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用到“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的句子,然而这句话背后到底蕴含着多厚重的内涵?是不是我们每天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爱岗敬业?是不是经常加班加点、勤恳干事就是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笔者认为,干工作可以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把工作不当工作,主要表现是被动接受,敷衍了事、草率应付;第二种是把工作当工作,主要表现是按部就班,扎实工作、成效一般;第三种是把工作当成事业,主要表现是富于远见,主动担当、积极进取。
把工作做成事业首先要把工作当成事业。只有追求高远,方能阔步前行。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成长进步的动力源泉。我们对待工作的认识,要有超脱一般意义上的“工作”理解,要把工作定位于干事创业的高度,做到既埋头苦干,又能仰望星空,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当作个人的自觉追求。
把工作做成事业要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只有牢记责任,才谈得上尽心尽力。一个人只有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才会集中全部精力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干,才会干一行、专一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待常规工作发挥“工匠精神”,力求精益求精,把工作做精做细;对待重点工作要潜心研究,敢于担当、敢啃“硬骨头”;对待困难问题要敢于“亮剑”,孜孜不倦,勇于攻坚克难。
把工作做成事业要有立说立行的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谈。我们落实一项工作,干好一番事业就必须树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理念,而没有执行力就做不到到尽职尽责,执行有效才意味着责任到位。说到底,执行力强不强就是责任心强不强、工作能力强化不强的集中体现。
把工作做成事业要有敬业奉献精神。敬业是立身处事的基础,奉献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工作的成效、事业的成功是靠长期积累、久久为功、孜孜不倦,一个钉子一个眼来实现的,当一个人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会自觉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奉献融入点滴、融入日常,以长久的努力付出换来事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