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注重在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一线促干部成长成才
作者:李天洪 发布时间:2017/3/21 10:28:37 点击率:0
自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实施七大行动以来,洱源县大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推动干部成长的主阵地,让优秀党员干部成为七大行动的攻坚排头兵,推动洱海保护治理落地见效。
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有利于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为原则,以“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创建为抓手,要求6个流域镇乡基层党组织围绕七大行动工作出先锋承诺,真正把推进重点工作作为展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舞台。在基层农村党员干部中发起“六带头”行动,即带头拆除两违建筑,遵纪守法;带头整治两污乱排,保护生态;带头“门前三包”,清洁环境;带头落实减量提质,科学种养;带头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生产;带头调优生产结构,绿色致富,以示范带动群众合力参与,共同推进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
强搭配、优选派,选优配强保护行动的攻坚排头兵。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相近相符”的原则,对照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工作经历,综合考虑七大行动具体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工作表现等方面综合考量人选,将抽调的60余名干部进行合理分类、搭配组合,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干部的特长和优势,增强洱源县洱海保护七大行动指挥部、流域镇乡行动工作队整体合力。
重实效,严考核,树立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坚持把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阵地,把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干部的表现作为检验干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试金石,用实战锻炼干部、用实效评价干部、用实绩考核干部,在保护行动一线评判、一线历练、一线考察工作实绩,做实做细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工作。探索建立一线干部考核管理制度,列出清单,项目化推进,以“月报告、季督查、半年评比、年度考核”的方式,重点考核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干部工作表现,组织人事部门依据考核结果,对干部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工作积极认真、推进有力、业绩突出的干部,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给予提拔使用,对工作敷衍塞责、不敢担当,推进工作不力的,予以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