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保护要走心
作者:陈星宇 发布时间:2017/3/22 10:48:25 点击率:0
每次途径大丽公路,一幅写着“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广告牌总会不经意映入眼帘,远处那一泓淡蓝色的湖水在蓝天白云和灿烂的阳光之下是那么沁人心脾,但在这一卷烂漫的画卷之下,却还有每一个旅人听不见的痛苦呻吟。据有关环保方面的专家分析,受洱海流域产业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生产生活污水等因素影响,洱海水质已经不再向好的方向发展,进入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保护洱海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眼下,围绕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的洱海保护“七大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面对不能再等、不能再慢、不能再松的洱海保护严峻形式,仅仅依靠政府还远远不够,还要把洱海保护理念写进每一个新老大理人心中,让洱海保护真正入心走心。
当前,影响洱海水质的主要原因是流域环境压力的持续加大,随着流域周边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原有的自然湿地被破坏殆尽,洱海干净水源不断被取用,污水不断排入入湖主要河流。只有每一个流域周边居民、每一个游客都能够发自内心的呵护洱海,都对洱海保护上心,行动起来,齐抓共管,才能扭转洱海水质的发展方向。从种植户科学施肥、从服务业经营户自觉安装使用污水处理设备、从居民合理按规划建房、从企业村落科学取水排水、从流域群众支持生态修复做起,形成发展与保护的良性循环,形成群民参与保护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