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三营镇党委突出“三个亮点”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作者:李建清 杨金梅 杨萍 发布时间:2017/5/10 9:33:56 点击率:0
洱源县三营镇党委在加强对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基础上,突出“三个亮点”,切实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利用好“两个带回”。该镇各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结合实际,分类开展,各施其策,各有特色亮点。总体来看都充分利用好了流动党员的“两个带回”。一是带回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和人脉资源。三营村党总支四支部的流动党员吉海春同志,充分利用外出经商积累的人脉资源,争取到中国福利彩票基金8万元,用于三营四支部活动室项目建设,解决了支部活动室建设项目资金缺口问题。二是带回创业技能和发展思路。流动党员在外学到致富技能,带着高涨的热情回乡创业。永乐村朱南组的杜四海同志,在村党总支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于2010年建立了洱源县四海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厂,现存栏生猪300多头,实现了自产自销,年收入达40多万元,成为了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是外出党员学习的榜样。
实施好“双向帮扶”。结合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在流动党员中实施好“双向帮扶”机制。一是村党组织帮助流动党员家人。在农忙之际,村组党员到外出党员家中走访慰问、帮助收割,积极帮他们解决困难,消除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二是回乡创业帮助困难户。外出党员积极为困难户提供就业机会。永乐村朱南组的杜四海同志,创业不忘村里人,先后有五六名困难群众在他的养殖场打工,建档立卡贫困户冯四明也是其中一员,在他的帮扶下,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落实好“三培养”制度。该镇党委高度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各基层党组织按照“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要求,在流动党员中积极做好“三培养”工作,建立村组干部后备人才信息库,重点将流动党员致富能手列入其中,并将信念坚定、公平正义、心系群众的流动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目前已有二十多位同志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中,进一步增强了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