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一中:“支部+”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作者:张培勋 发布时间:2017/5/25 10:22:28 点击率:2
洱源一中党支部以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重要抓手,推行“支部+”模式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升。
一是推行“党支部+党员骨干教师+年轻教师”模式助力教育教学工作。党支部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抓实学校党建工作,探索建立了党员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年轻教师责任制度,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教师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按照分学科分年级的原则,让党员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结成帮扶对子,充分利用例会学习、支部活动和教研活动等载体,由党员骨干教师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课后辅导、教育研究等方面对年轻教师交流传授教学技能和经验,切实提升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并有意识地把优秀年轻教师吸纳为党员,初步实现支部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同频共振。
二是推行“党支部+党员骨干教师+优等生”模式助力教育教学工作。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服务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索建立了党员骨干教师挂钩辅导优等生责任制度,在党支部的牵头引领下,成立各年级优等生学习兴趣小组,由党员骨干教师分科目分年级进行挂钩辅导,每个兴趣利用周末周日等课余时间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在加强各年级各学科优等生学习沟通交流的同时,切实加强辅导,有效提升了各年级各学科优等生的数量和质量,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是推行“党支部+党员骨干教师+学困生”模式助力教育教学工作。党支部探索建立了党员骨干教师挂钩帮扶学困生责任制度,由党支部牵头引导下,在高一年级中开展党员骨干教师挂钩帮扶学困生活动,对各年级各学科的学困生进行梳理,由党员骨干教师分学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学习辅导,1名党员骨干教育分别对3至5名学困生进行义务辅导,每月至少开展辅导两次,学生可以主动利用自习时间向挂钩教师进行单独请教,有效夯实了学习教育教学工作基础。
四是推行“党支部+校园文化+服务”模式助力教育教学工作。党支部健全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协调组织机构,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实行党支部委员责任到年级,充分发挥支部成员及党员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每个星期校会时间开展10分钟党课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和支委班子成员带头,党员教师轮流授课,向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史党风、红色教育等,不断强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党建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