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互联网+党建 ”模式推进党建工作出成效
作者:陈利军 发布时间:2017/6/13 11:12:53 点击率:0
洱源县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党员教育远教平台、云岭先锋网络党建平台、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政务网和微信、QQ等新媒体载体和手段,运用“互联网+党建”模式推进基层党建取得成效。
党员教育管理形式多样化
该县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洱海保护等中心工作。右所镇永安村党总支充分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和远教平台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对党员进行引导和教育,及时向每一位党员传递洱海保护治理的相关政策、精神和进展情况,充分发挥好单个党员灵活机动、家庭辐射的特点,推行“党员洱海保护网格化管理”,非外出党员“包保到户”,负责带领挂钩联系户开展各项宣传动员、“三清洁”、社会矛盾调处等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在洱海保护“七大行动”的湿地租转征工作中发挥出成效,使永安村提前完成3500亩的工作目标,突出发挥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同时,对于外出党员,利用综合服务平台、QQ和微信等新手段,建立流动党员联络交流群,短信和打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使党员与组织随时保持联系,及时掌握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工作推进情况,并教育引导外出党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了一批失地农民劳动力的输出。
政务服务便利化
该县始终以“互联网+党建”模式“网聚民心”,努力通过党建信息化建设,建成便民服务“直通车”,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三营镇党委通过建立“云岭先峰”标准为民服务站点11个,做到了服务站点行政村全覆盖,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开设党团、民政、劳保、计生、农林及村庄规划和公共资源交易6个窗口,不断夯实为民服务新阵地。实现了多项便民服务事项、行政审批等均可在网上直接办理,不但省去了群众四处奔波办理的劳累,也加强了各级部门协调配合的及时性。目前,已有81项事项可在综合服务平台一站办理,一改过去的“多头办理,群众奔波”为“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群众办事不出村”的承诺,在该镇各个村党总支得以践行。
惠民服务人性化
该县在推进党建工作中,各级基层党组织纷纷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党建活动,涌现出了一批接地气、聚民心、惠民生的党建品牌,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邓川法庭党支部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离线电子签章”,即在不需要网络、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利用预先设置的加密印签文档,经过授权,利用单独的电子介质和与之相匹配的电脑,可在巡回审理地点当场对诉讼文书进行电子签章,有效节约了群众诉讼成本,减轻了群众诉累、提高了诉讼服务效率、显著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脱贫攻坚创新化
该县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找准着力点,促使其走向“互联网+创业”的风口,实现增收。西山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立了以党建为引领,以电商为支撑,以群众脱贫为目标,积极探索群众增收致富早日脱贫的新方式、新路子。通过论坛、博客、腾讯等免费平台推广、设立农副产品淘宝专区店铺、依托为民服务站发布供求信息等手段,采取“线上与线下,实体与网络”销售的方式,为当地群众搭建起了“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