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扶贫日志
作者:杨雄标 发布时间:2017/8/4 17:09:39 点击率:0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小雨
一大早,我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到南大坪村大湾河组开展工作。大湾河村民小组位于离村委会20多公里的山区,地势险峻,交通十分不方便,因此也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的重点难点。今天的任务是动态管理入户核实信息,我们要去贫困户中走访。本次走访的第一户是龚大爷家,他们老两口都七十有余了,两个儿子及一个儿媳都有严重的肢体残疾,让本不宽裕的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平时一家人日常生活仅靠几亩地、低保金和临时救助维持生活。刚进门,龚大爷就上来和我们打招呼,忙说你们辛苦了,顿时觉得心里一阵暖意。由于山区地势高且陡峭,交通不便,这上面的房屋大都是古老的土木结构。林子边上有一间简陋、低矮的小土屋,屋里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口老式锅灶,大门外的土墙上还订着一张帮扶卡。
无劳动力、无产业发展、无经济收入,就是这样一个家庭住进了我的心里。记得2015年冬天,我第一次来到他们家,家里没有火炉,没有热气腾腾的饭菜,龚大爷见我们来了,打了招呼放下手里的活拍了拍身上的灰便径直去到厨房,在一口废弃的大锅里用柴火升起了丝丝暖意。回忆间,我身边的同事打断了我,我连忙向龚大爷表明来意,开始填写相应的资料,期间还和他聊了一会,问了他最近的身体情况,生产生活情况等,由于还有几家要走访,我们没有多留一会。“对了,大爷最近是雨季,外出要带好雨具,注意防洪,注意安全。”一个工作队员向大爷说到。“好的,不用担心,我老头子身子骨硬着呢。”龚大爷笑着答道。哈哈,大家都会心一笑,准备离开。正当我们要离开时,龚大爷叫住了我们,原来他刚刚养了一些土鸡,想让我们看看。在龚大爷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他们平时放鸡的林子,眼前的林地里全是鸡群觅食的爪痕。于是我抓起手机"咔咔咔"记录下它们真实的"生活"细节:有仰天打鸣的、有低头觅食的、有竖毛打斗的、有悠闲"散步"的,虽然画面很有灵气,但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告别了安大爷,在回来的路上我翻看着刚拍下的照片,脑海里不断浮现老人佝偻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尽管经过我们的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相对于他们的贫困现状,仍是杯水车薪。这一年多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我颇有感触:作为大学生村官、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上要做的、能做的还很多,我们要把行动落在实处,落在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