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闻建军 发布时间:2019/8/24 16:26:28 点击率:0
农村后备干部是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优化村级干部队伍、助推农村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确保村级组织后继有人的关键。
当前,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认识存在偏差。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存在不愿培养、不想培养、不知道怎么培养的问题,甚至有应付思想,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二是后备干部人选匮乏。村级干部吸引力衰退,是影响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原因。面对农村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村级工作任务日趋繁重,压力很大,群众有时的不理解以及工资待遇低,使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外出经商打工,可供选择范围小,形成了“矮子里面挑将军”的无奈局面。三是管理体制缺失。各级党委对村级后备干部的管理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选拔上,程序不严谨、不规范、不健全;在培养上,缺乏规划性和严肃性,对后备干部把关不严,培训流于形式,培养手段单一,管理措施滞后,导致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经验不多、方法不活,难以适应现实岗位需要。四是政策扶持不力。镇村两级财力薄弱,对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缺少资金支持,资金的短缺已成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短板,使得镇村在后备干部引进、培训、管理、服务等过程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大展拳脚。
因此,选培思想素质好、品德修养好、发展办法多、为民服务实的优秀人才,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村级组织储备数量充足的合格人才,既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保证。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要准确把握形势,提高正确认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班子。加强对村级干部,特别是村党总书记、主任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因此,党组织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培养农村后备干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二要拓宽选拔视野,改进选拔方式。要冲破旧的用人观念,面向全村,广招贤才,不拘一格地选拔后备干部。一方面明确选拔标准,本着管用、精干的原则,立足于严要求、高标准。另一方面拓宽选拔视野,改进选拔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求全择备的用人观念,拓宽选拔范围。同时按照“公正、平等、择优”的原则,实行“阳光选举”,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多种形式票选等方式,选拔出思想品德端正、作风正派、团结务实、群众信任的人;选拔出懂经济会管理、有一定专业技术知识的人;选拔出思想解放、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人。三要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为切实提高农村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灵活采取多种措施培训、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一是创新培训内容和方式,把镇党委党校作为农村后备干部培训的主要阵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相结合,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三是加强实践锻炼,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总支,提供适当的岗位给后备干部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熟悉多方面的工作,拓宽知识面,积累经验,增强处理村级各项事务的综合能力。四要管理使用并重,激发后备活力。严格管理,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放手使用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一是建立信息库,推行档案管理。对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参加教育培训,考察考核,培养措施与落实情况以及工作成绩和奖惩等进行详细记载,实现农村后备干部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二是优胜劣汰,动态管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结合对农村后备干部考察、日常管理、考核评议等情况和新发现的成熟后备对象,实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形成良性循环、动态管理机制。三是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着眼于全局和长远,长期不懈地做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加强党委政府对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其人尽其能,人尽其力。四是各村党总支部切实把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