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凤羽镇:“三个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作者:杨学坤 发布时间:2020/10/31 9:52:08 点击率:0
2019年以来,洱源县凤羽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与产业整治融合、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融合、乡村振兴与生态振兴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一是凤羽镇佛堂村立足良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民俗旅游资源,以生态循环农业、乡村文创艺术、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产业振兴的三大突破口,打造高附加值的“凤羽”品牌系列农产品、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二是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发动、农户种植、企业回购”的模式重点打造绿色水稻、绿色油菜“一坝两品”,建设“订单农业”示范基地,推动生态农业发展。流转土地面积8574亩,小春种植油菜4000亩、实施“豆+菜”150亩,大春发展“烤烟+大夹豌”3000亩、“水稻+鱼”1500亩;发展“景观+”,完成凤羽河“桃+李”示范种植630亩。目前,全镇发展农业企业6个、家庭农场2个、农民合作社78个。
推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融合。一是在村民小组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乡村治理委员会,支持配合镇村两级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佛堂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组建了爱心超市,评选了5户美丽家庭,进一步激发了村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二是全面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继续推进党建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一体化”,构建“镇党委—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普通农户”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格局,把支部建到网格、任务落到网格、民心聚到网格,组织有能力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主动承担服务事项,形成党组织引领、群众参与的为民服务氛围。
推进乡村振兴与生态振兴融合。全面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七改三清”行动,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因户施策打造点状生活空间,实施院落住房征收151户、改扩翻742户,实施农村卫生户厕建设1200户。二是构建道路河流线状艺术轴线,投资3000万元实施清源河等3条河流生态治理13.5公里,实施通村道路硬化5公里、道路沿线绿化美化提升15公里。三是着眼全局改善面状宜居环境,污水截污治污管网实现全镇覆盖,9970户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2019年收集畜禽粪便8122吨,实现应收尽收,3.2万亩耕地实现绿色生态种植,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建成生态湿地、库塘、生态隔离带3406亩,完成天马山绿化1700亩,生态环境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