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战贫一线人才“集结号”
作者:杨学坤 发布时间:2020/5/26 10:11:15 点击率:0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在基层,关键在人才。当前,全国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剩下一些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的地区,亟需长期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必须凝聚脱贫攻坚人才力量,吹响战贫一线人才“集结号”。
以开放的理念聚才用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要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就必须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适应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实行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以科学的机制聚才用才。“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同样,聚才用才也需要“伯乐”,更需要科学的制度与机制。在人才工作中要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体制。要充分发挥每个人才个体的特长,按照人职匹配的要求,让合适的人担任适合的工作;要尊重人才个体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高端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的不同需求,营造使人才价值和尊严得到充分体现的制度环境。要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尽快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各种“瓶颈”,充分为人才放权松绑,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以良好的环境聚才用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一要信任。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给予人才充分的信任、宽松的成长环境,大胆为人才搭设舞台、提供平台,让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并为有担当的人才担当、为敢负责的人才负责。二要包容,对人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即使其观点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也要多一些包涵、多一些宽容,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广阔空间。三要激励,鼓励人才改革创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