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破解“三难”激活农村优秀人才回引一池春水
作者:杨学坤 发布时间:2021/6/5 15:54:19 点击率:0
近年来,洱源县以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为抓手,采取坚持关口前移、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发展途径等措施,全面推进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工作,有效破解农村选人乏力、渠道单一、结构不优的难题,激活农村优秀人才回引“一池春水”。
坚持关口前移,解决好“选人乏力”难题。围绕脱贫攻坚、洱海源头保护治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通过动员报名、深入摸排、分析研判、资格联审等程序,畅通引才渠道,拓宽引才视野,着重从致富带头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实用人才、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休干部职工、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优秀人才中进行回引,并坚持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一体推进,在培养储备232名村级后备力量的基础上,经镇乡党委、县委组织部“双重把关”“两上两下”,确定回引91名优秀人才。同时,在65个村(社区)设置82个城乡社区岗位,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服务。
加大培训力度,解决好“渠道单一”难题。依托县委党校、乡镇党校等教育培训基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专题辅导、视频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四史、洱海保护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专题培训。同时,针对性设置“智慧党建”课程,对“云岭先锋”APP运用等知识进行培训,强化回引人才能力培养。此外,探索推行“2+1”的帮带机制,即每名回引人才由1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结对联系,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结对帮带回引对象,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回引人才工作情况,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工作问题,并建立回引人才管理台账,对回引人才建档造册,跟踪管理,定期培训,动态培养,对不合格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补充。
拓宽发展途径,解决好“结构不优”难题。制定下发了《中共洱源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洱源县回引农村优秀人才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洱源县回引农村(社区)优秀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对回引优秀农村人才的工作职责、行为规范、教育培训、管理制度、评价考核、奖励与惩处6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注重强化实践锻炼,全面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务管理等工作,逐步提高回引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91名回引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的有6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