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抓实“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6/2/26 9:14:05 点击率:0
近年来,鹤庆县严格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事前抓源头,着力打造质量过硬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严把入口关,变被动为主动,对优秀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主动开展宣传发动,做好正面引导,切实将先进分子、优秀人才吸引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扣紧时代发展的需要,侧重提高积极分子队伍中经济人才的比例,把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承认党章、并愿意履行党员义务的年轻人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侧重加强动态管理,从短期外出打工经商、搞经营管理的优秀青年中物色培养对象;侧重从身边发现培养人才,把村群团组织中的优秀青年培养起来,使之脱颖而出。同时,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对发展党员实施总量调控,每年初对各党(工)委发展对象数量等情况进行充分摸底调研并将州委组织部下达的发展党员调控数进行细化分解,对已吸收入党预备党员的《入党志愿书》进行编号管理,并于每年9月根据党员发展情况,对各党(工)委发展党员工作情况进行二次调控,确保严格落实发展党员总量调控目标。
事中抓程序,全面推行发展党员“五项制度”。推行党员发展备案制、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推行党员发展备案制,进一步掌握全县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队伍情况,严格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总要求;推行党员发展预审制,严把发展党员政治关、培养关、程序关、纪律关“四关”,把党员发展工作关口前移;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广泛听取党内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增强党员发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推行党员发展票决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员充分行使表决权,有效避免“一言堂、家长制”和“老好人”现象,保障党员权利正确行使不受侵犯;推行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强化党员发展工作责任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对党(工)委负责人、党(总)支部书记、入党介绍人不认真履行职责,不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违反发展党员工作纪律的,追究相关责任,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坚决纠正党员发展不正之风。强化党务工作者程序意识,通过系统培训和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进一步提高党务工作者对新时期党员标准的认识。将发展党员工作业务培训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的重点,详细讲解《“三十步全覆盖式”党员发展流程图》,并组织各党(工)委对是否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对存在的预备党员不按期转正等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并积极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序开展。
事后抓教育,加强对新入党党员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跟踪教育和管理,除了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端正入党动机外,经常进行警示教育,党组织经常找预备党员谈话,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帮助克服。及时掌握预备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预备期满时,对照党员标准,进行全面考察。预备党员转正后,党组织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勉励他们继续保持优点,及时改正缺点。对转出预备党员及时将入党材料转交转入地党组织确保党组织继续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对外出务工经商、居住地改变的新入党党员及时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积极开展党员标准和党性教育,给予每名农村党员每年30元的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广大党员自觉学习宣传贯彻党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党的历史,增强了党员知党、爱党、兴党意识,坚定政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