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三个“+”模式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作者:黄红娟、马杰琼 发布时间:2015/11/24 20:10:49 点击率:0
南涧县以三个“+”模式搭建锻炼培养平台,助推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舞台上施展才华、成长成才。自2008年以来,我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官169名,截至目前,累计实现分流116人,其中通过招录考试进入公务员57名,进入事业单位52名,进入国有企业3名,自主择业3名,其中9人已担任科级领导干部。
“培训+帮带”,角色定位快转变。南涧县强化学习教育培训,把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乡镇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按季度召开交流座谈会,分阶段开展农村知识、党建知识、法律法规、宣传报道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活动,帮助大学生村官融入角色,充分履行“八大员”职责。同时,实行镇村两级结对帮带制度,明确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社区)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所任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大学生村官的结对帮带人,确保大学生村官“一对一”结对帮带全覆盖,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切实做到思想上引、经验上传、方法上教、形象上带。采取分级负责方法开展村官谈心谈话制度,通过县委组织部领导、乡镇党委副书记及组织委员定期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带动带领他们练胆识、长本领,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积累农村工作经验,强化他们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能力素质。
“锻炼+激励”,实践能力大提升。南涧县采取压担子、交任务的形式,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同时,兼任村团总支书记、基层党建宣传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及基层综合服务型平台管理员等职务,参与扶贫攻坚、产业项目发展、矛盾纠纷调解等急、难、险、重的工作,让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在锻炼中成长。对于工作实绩突出的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并在荣誉推荐、年度考核评优、定向招录岗位“先推后考”等方面优先考虑,全方位激发他们奉献基层的内在动力。
“管理+服务”,制度规范有保障。南涧县采取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一是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建立随机调研抽查机制,发现旷工的村官及时给予批评教育;严格考核评价,实行县镇村三级考核评价制度,按照个人述职、民主测评、组织考察、量化打分和组织审定相结合的办法,对村官进行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严格日常管理,制定完善了考核实施细则、“先推后考”管理暂行办法、岗位职责、请销假、离村审批登记、工作例会、结对帮带、谈心谈话、工作日志、联系会议等十个制度。二是搭建平台,倾情服务。设立乡镇级“大学生村官服务点”,积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服务,营造关心、爱护大学生村官的良好氛围;成立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大学生村官排”、“大学生村官班”,搭建活动实践平台;组建大学生村官QQ群、微信群等公共平台,促进相互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