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镇保平村委会“五抓实五着力”促精准脱贫工作
作者:张春华 发布时间:2016/9/2 14:20:11 点击率:0
无量山镇保平村委会是全县2016年1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的行政村之一。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该村选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以“五抓实五着力”促进精准脱贫攻坚工作。
抓实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在产业增值增收上促脱贫。一是在种植冬桃产业上实现增值。保平村立足适宜种植冬桃的海拔、土壤、气候等特征,充分利用与灵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无量樱花谷旅游景点相连的地理优势,以及冬桃的胜果期与“樱花谷”樱花的开放期相同的季节节点,投资11.52万元发动群众在村组道路两旁和庭院内外种植冬桃144亩,既实现村庄的美化绿化,又借助樱花谷和灵宝山游客资源,以旅游消费和观光实现产业增值。二是在养殖能繁母猪产业上实现增收。充分利用保平村近几年来成熟的生猪养殖经验以及在检疫、防疫、配种技术上的资源优势,投资33.6万元对有生猪养殖能力的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代购能繁母猪168头进行养殖,有效解决贫困户在短期内实现增收促进脱贫。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在贫困户有房住上促脱贫。村“三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镇工作组紧紧抓住今年脱贫出列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围绕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电力通信、发展教育等项目,认真研究上级政策,紧盯政策动向,积极整合各级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基础。2016年,计划修复灌溉沟渠1.2公里,提级改造进村公路14公里,建设村级活动场所2个、村内道路路基挡墙120方,建设贫困户安居房56户(其中,拆除重建29户、修缮23户、特困户住新房4户),实现贫困户有房住。同时,抓好保平小学运动场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农户光纤入户等工程。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抓实群众能力提升,着力在转移就业增本领上促脱贫。当前,保平有农村劳动力资源人数2039人,可转移就业人数1496人,其中,在外就业人数543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一是有计划对全村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进行引导性适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深入推进科普进村入户,着力提高群众产业发展能力和科技增收致富能力。二是年内完成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44人次,确保受训人员至少掌握一项新技术,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三是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训。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高中、中专及以上在读学生39人,以教育扶贫贷款和助学金为抓手,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使用人才。
抓实社会保障政策,着力在政府兜底助收入上促脱贫。全面贯彻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低保标准线逐步与扶贫标准线实现“两线合一”的要求,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靠自身的条件无没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纳入低保兜底脱贫范围,让困难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目前,保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双户合一”共69户208人,分别占建档立卡贫困户数和人口数的47.92%和39.77%。同时,积极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抓实村企合作联动机制,着力在创新经济稳增长上促脱贫。保平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着力于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与企业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经济增收。一是推行“党支部+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增收脱贫。村党总支与本土龙头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企业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实用技术和供销信息,从优收购核桃、茶叶等农副产品,优先吸收贫困户家庭成员到企业内部务工和提供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以促进农户产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二是继续巩固和发展好“强基惠农”股份合作机制,盘活村集体资源和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三是成立扶贫互助社,以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交纳互助金为依托,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吸纳为社员,运用所持股金作为担保即可获得借款,根据股金比例按年度实施分红,有效缓解贫困户日常生产、生活急需资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