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产业好脱贫
作者:张应军 发布时间:2016/9/2 14:05:23 点击率:0
“送钱不如领路子,给物不如扶产业”,这句话是许多扶贫干部的共识、贫困群众的心声。缺乏产业支撑,扶贫往往是“给的吃了、饿了没了”,脱贫如“面粉敷脸不过夜”,群众极易陷入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精准扶贫要树牢产业扶贫的指导思想,找准产业扶贫这个关键点,由“输血式”变为“造血式”,用实实在在的产业建设成效帮助群众实现稳定收入,才能避免“扶着能站、松手就倒”的“缺钙”式脱贫,才能实现真脱贫不返贫。
首先要打通贫困群众的思想关,一些思想缺“志”短“路”的贫困群众抱有只图眼前不管长远的落后思想,各级党员干部要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借助“双联双带一共建”等活动,挂村包户,深入乡村一线,把走访、回访的步子踩实,扭转落后观念,根除“等靠要”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栽好满山树,不会没柴烧”的理念,明白产业才是长流水,是大树,是“生蛋母鸡”,依靠产业才能管长远,并且帮助他们抽掉“懒筋”,让他们自己动起来、干起来。其次,产业扶贫要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发展意愿,结合群众实际和现实基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做到一户一处方,一户一单子,将产业扶持措施量化到户精准到人。在产业选择上,也要注重统筹规划和合理引导,重点打造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农户广泛参与的链式发展模式,逐步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最终集成一村一品或者规模化的区域产业发展优势,带动一方群众整体脱贫。针对每一户贫困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建议和解决办法,将帮扶措施和群众发展产业所难所需“调表对时”,为产业发展疏通障碍和提供精准支持。如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在助力扶贫攻坚上给予资金信贷支持,防止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由于没有资金无法实施启动,解决困难群众买不起“母鸡”的难题,最终形成菜单农户订、处方基层开、资金银行贷、利息政府补,合力推进产业培植,夯实贫困群众脱贫的“硬”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