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群众到企业当工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17/5/26 17:41:06 点击率:0
“目前茶场固定工人33名,其中有不少是村里的贫困户。”80多岁的罗伯克茶场场长李正林望着满山的茶园,转过脸笑眯眯地说,“让贫困户到企业当工人,也算我为扶贫工作做的一点贡献吧!”
这是南涧县企业结对贫困户增加收入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南涧县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和“党员+社员+贫困户”的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1998年,罗伯克茶场成立。”公郎镇罗伯克茶场党支部书记李正林介绍说,“2011年,罗伯克茶场党支部成立,现有党员11名。”
企业成立了党支部,增强了党员带领企业发展的新活力。
“2009年,注册登记了罗伯克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16户,茶园1165亩。”茶场负责人李字银介绍,合作社带动茶场周边三家村、阿母助路和小波乐箐3个村组138户农户发展茶叶产业,特别是带动了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茶,形成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链。
“有了合作社,茶叶不愁卖。目前合作社收购鲜茶叶31.6吨,价值36.8万元,户均3000元。”社员字正元边数钱边说,若鲜叶全部卖完,户均收入可达4000元。
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帮助困难户过上幸福生活,才算真正的富裕。场长李正林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一贫如洗”是土么塘新村贫困户茶文高家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除了电灯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电器。为此,茶场党支部伸出了援助之手,党员伸出了援助之手。
“小到一口锅、一个碗,场长都帮我想到了,全都给我备好,真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看着茶场负责人送来的生活用品,茶文高激动得不知所措。
茶场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传为佳话。
“我家6个人,只有2个劳动力,生活负担重,住房条件简陋。”在茶场就业的凤岭村委会苗族贫困户熊宗智说,“有了茶场和老场长出钱出力的帮扶,终于盖了新房子,全家人逐步过上了好日子。”
“采茶季节最多时有180人在场里打工,平均每人每天可以收入110元。”办公室主任罗加返告诉笔者,技术工每天收入可突破180元。
“我每年都来场里打工采春茶,我这样的熟手每天能采40斤,收入280元左右。”碧溪乡松林村的李焕英乐呵呵地说。
南涧县政府领导如是说:“让贫困户到企业当工人是企业扶贫的一大成效。”
(转自大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