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领导齐聚乐秋乡“解剖麻雀”
作者:杨训波 发布时间:2019/1/15 8:53:58 点击率:0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的乐秋,天蓝地绿。3日,州委副书记袁丽娟和县领导王绍基、潘丹、王斌一起来到乐秋,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聚焦脱贫攻坚工作,就乐秋乡脱贫攻坚的“短板”再次查摆!
当日上午,在乐秋乡政府召开的座谈会上,袁丽娟听取了乐秋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县长王绍基主持座谈会,他说,乐秋乡作为全州五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县委政府专门成立南涧县乐秋深度贫困乡脱贫摘帽工作指挥部,组织人力和物力,强化方法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各项补短板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县委副书记、乐秋乡第一书记武绍华、县委常委、副县长潘丹,政协副主席、乐秋深度贫困乡脱贫摘帽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阿金光以及乐秋乡乡长、省州县三名驻村工作队长分别作了工作汇报。
听取汇报后,袁丽娟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南涧县认识、措施、行动、保障、组织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结合前期对乐秋的调研和听取汇报,她指出,作为深度贫困乡镇,通过脱贫攻坚的开展,乐秋乡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为补齐短板,依然要在房子、产业上下功夫。房子的短板主要着力厨房提升,许多农户的厨房存在黑、旧及物品摆放杂乱无章的现象,要引导群众改变生活习惯。补齐产业短板方面,每个乡镇要有各自的特色产业,要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以“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模式做大规模,在具体实施中,要以小项目的方式运行,示范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最终形成规模,让更多的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增收。
目前,南涧县脱贫攻坚作已进人倒计时阶段。袁丽娟要求,要动员一切力量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利用各种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修房子、整环境、算收入、做培训,采取一切措施开展脱贫攻坚补短板工作。要全力保障干部,做到生活上保障,心理上疏导,解决好实际困难,让广大扶贫干部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中,驻村工作队长要结合实际、因人而异地关心工作队员!全县要一盘棋推动工作,确保完成高质量脱贫出列的目标!
乐秋乡是全州五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全乡辖7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136个村民小组,7个行政村全部被认定为深度贫困行政村。2017年,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69户、5934人,贫困发生率34.7%, 2018年动态调整后,脱贫退出891户3277人,在册92户2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47%。
当日中午,县委书记吉向阳、副书记茶向华从昆明开会返回到乐秋。吉向阳、王绍基、茶向华、武绍华、潘丹、王斌、阿金光等县领导兵分两路,深入到乐秋乡各村组,再次就房屋、产业、人居环境等工作进行解剖,现场分析问题,提出措施。
记者跟随县长王绍基一组,分别到麻栗村委会,薛家湾刘家,六耳,乐秋村委会上大湾、乐秋街等地调研!
在麻栗村,去年引导试种的紫丹参已开挖,放眼大地,麦苗葱绿,一株株落了叶的泡核桃在积蓄着力量。
六耳村是麻栗村委会的两个攻深村之一,全村52户人家,村庄的房舍大多白墙青瓦,一些钢混结构的“洋楼”也不时进入眼帘。交流中得知,该村收入以泡核桃、传统种养殖和务工收入为主。走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国香家,77岁的罗淑英老人热情地招呼着进家里来的客人们。此户最大的困难是张国香的丈夫去世后,张国香不仅要供孩子上学,还要赡养婆婆罗淑英,村委会考虑到她家的具体困难,两个月前将其聘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增加收入。在调研中,王绍基指出,在攻深村项目推进中,要不断探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方式和途径,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在项目的实施中,要做到村中有树、有村史馆、有公厕、有路灯。
在乐秋街,王绍基一行进农户家了解住房、收入和居住环境,到学校了解教育扶贫问题。然后王绍基主持座谈会,听取该村的补短板工作。他说,年关将近,要在过年前将各项补短板工作完成。他要求,要迅速行动,加强力量,将机关干部、村组工作队员、村民小组长等各组力量充分利用起来,限时完成查漏补短板工作。要突出特色,巩固好脱贫成效,算好群众的收入账。要组建专业合作社,利用大户或村中能人管理运营合作社,不断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加群众的收入。要强化管理,将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持续推进,要管理使用好保洁员。
座谈会结束,时间已是晚上八点。早出晚归,白天连着黑夜干,这是近几个月来,南涧县广大干部职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常态,大家起早贪黑,进村入户查看人居环境,生活品质,了解收入情况,再次与农户面对面讲解政策,树立感恩意识,都只为一个目标:让南涧脱贫质量不断提高、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