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拥翠,爱在重阳 敬老节 拥翠乡的年轻人们走心更暖心
作者:南涧县拥翠乡党委宣传委员 彭廷映 发布时间:2020/11/3 14:19:32 点击率:0
有一种爱是一村一笼米糕
“今年九九敬老节,我想给龙凤村委会的老人过个幸福的节日,每个村民小组送一笼糕,一点糖果,有意愿捐献爱心的龙凤人请联系我。”在全国第11个敬老月、第8个老年节和云南省第33届敬老节到来之际,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拥翠乡龙凤村党总支书记李福涛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号召村里的年轻人为老人们献爱心,给他们过一个温暖的节日。
九月初九一大早,一辆载着23笼米糕和糖果的小货车驶进龙凤村,早早等候在这里的各村民小组长排着队,开心地一一领取。“九九敬老节,祝老年人健康长寿,感谢龙凤的有识之士为龙凤的老年人奉献爱心!”这是李福涛在敬老节当天抽空发的另一条微信朋友圈,满是祝福和感激之情。考虑到部分老年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如果统一组织起来一起过节,会给这些老年人带来不便,于是李福涛将各村民小组长叫到一起共同商议,最后决定由各村民小组长将米糕和糖果领回并发放给老人,各村民小组根据各自实际,组织老年人一起开展活动。
“李书记是个很用心的人,做事细心周到,这个敬老节暖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一位老党员提着米糕和糖果发自肺腑地说。
有一种暖心叫“梨园青年”
“张大爷再往中间靠一点,刘奶奶笑一个……”走进梨园村,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忙着给村里的老年人拍照,“咔嚓”一声,一张村里老年人的“全家福”定格成图片。拍完照,老人们雀跃地将“摄影师”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点评起来:“哎,你笑得蛮开心了”“你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摄影师”其实就是村里的擅长拍照的年轻人,看着老爷爷老奶奶们开心得像孩子一样,“梨园青年”们会心地笑了。
“原来的九九敬老节都是老人家凑钱搞活动,经费有限,老人家舍不得吃,开展的活动也单一。”梨园村村民小组长杨林国说道,“今年,村里的年轻人倡议,要提高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程度,让老年人打心底里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同时给村里的孩子们做个示范、带个头。”让杨林国没想到的是,他刚在“梨园青年”的微信群里发出倡议,大家就一呼百应,你50元,他30元……没过多久,群里就下起了“红包雨”,平时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交流的微信群化身成“爱心群”。
拍完照,村里的一位大爷悄悄找“摄影师”问:“如果大家拍的照片都冲洗出来,那得花费很多钱吧?”刚好被站在旁边的一个年轻人听到了,还没等“摄影师”回答,他便笑着说:“阿爷,这个你别操心,有我们在!”
有一种幸福叫“饭来张口”
还未走进安立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场所,一阵阵笑声就传了出来,老人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正在上演,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拍手叫好,欢歌笑语充满了整个活动中心。只有在重大活动或者特别喜庆的日子里才会出现的青松针洒满了活动广场地板,寓意“吉祥如意”。广场的另一边最显眼的位置上悬挂着“热烈庆祝九九敬老节”的标语。
锅碗瓢盆的交响曲早已奏响,七八个年轻人正有说有笑地忙着烧菜做饭,广场一角的4个“朝天锅”正冒着热气,鸡汤的香味弥漫,不断激发着人们的食欲。欢歌笑语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在演奏一首爱的赞歌。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让老人们吃好、喝好、玩好。”正在做饭的一个小伙子说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平时我们在家都是吃老人们做好的‘现成’饭,今天老人们过节,我们年轻人也要让他们体验一回什么叫作‘饭来张口’。”
“老人们大多牙不太好,我得把菜多煮一会儿。”另一个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把切好的山药倒进了锅里。
佳节又重阳,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些都是只拥翠人民尊老、爱老、敬老的一个个小缩影,关心关爱老年人的行动已深深地融入到日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