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 交出高质量脱贫答卷 打造幸福无量跳菜家园
作者:杨训波 发布时间:2020/11/3 12:11:31 点击率:0
南涧彝族自治县有4个贫困乡镇、68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5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4463户56705人,约占全县农业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2014年以来,南涧县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入资金63亿元,推动各项政策精准落实,2019年实现全县贫困人口清零见底。2020年,围绕“户户达标、村村提升、问题清零、提质增效、全面纪实”的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强化整改,全面销号、彻底清零,使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质量交出脱贫攻坚南涧答卷,着力打造出幸福无量的跳菜家园,绘就了“民富、景美、政通、人和”的新时代彝乡画卷。
压实责任 尽锐出战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南涧县实施脑子、担子、位子、鞭子、票子‘五子工程’,淬炼一支敢战能胜的无量山铁军。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创新建立县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包县、县委常委包乡镇、县级部门负责人包行政村、骨干成员包村民小组、干部包户的‘五级包保’体系。”中共南涧县委书记吉向阳介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南涧县制定了系列政策,细化脱贫退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先后提出“一二四八”“两子、两基、两关键、两提升”“一一三三六”工作安排部署意见,632名干部立下最严“军令状”,成立81支驻村扶贫工作队,6752名县乡村骨干成员包保到组,4539名干部包保贫困户和部分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汇聚清华大学对口帮扶单位、上海崇明区和浦东新区等东西部扶贫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合力攻坚,跑出了南涧脱贫加速度,构建起了幸福无量的跳菜家园。
夯实基础 壮大产业
“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推动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教育、文体、卫生等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实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00%覆盖。”南涧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绍基介绍,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5.1亿元,实施“五大票子”工程,实施10万亩无量山森林蔬菜和特色水果工程,发展以树头菜、青花椒等森林蔬菜和特色水果;实施乡村文旅产业工程,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绿色产品高度融合的乡村旅游,带动20%的贫困户脱贫;实施金融信贷产品助推产业发展工程,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贷”,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实施“3品3企3加3有”组织化程度提升工程,全县14个龙头企业、54个专业合作社与所有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开发2073个岗位,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认定扶贫车间22个,吸纳就业1857人;聚焦教育、健康、住房和社会保障。开办“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设立2000万元“募投益助”教育扶贫基金,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加快建立“医联体”“医共体”,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良的医疗服务。采取“易地搬迁、拆除重建、修缮加固、巩固提升”四种方式,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全力保障群众住房安全;抓住清华大学对口帮扶机遇,坚持党建引领,抓实教育、健康、智力、产业、消费扶贫五个重点,开办清华大学创新实验班,突出扶贫扶智双推进。依托沪滇东西部扶贫协作力量,全面推进与上海浦东新区人才交流、产业扶贫、招商引资、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的深度协作,普惠建档立卡贫困户。
创新思路 村村提升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南涧县精准脱贫领导组多次组织行业扶贫部门深入一线,就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现场解决等方式,汇集各方智慧,推进工作,形成了一批批适合南涧实际的路子,创新“345”模式建设村组扶贫公路。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在无量山间,连接着十里八乡。缩短了城乡距离、压缩了海拔高差,为彝乡南涧人民带去了人气、财气,帮助人民群众走出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
“公路修得好,我就跑得快,这个月的运输成本直接节约了近4000元。”杨作辉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核桃老板,他常开着货车奔走于村村寨寨之间收购鲜核桃。以前,各村寨大多都为泥土路,互不通连,直到2016年,南涧县实施了村组扶贫公路提级改造,对全县未通公路的村组和坑洼路段进行“大扫除”,经过3年多的实施,彝乡大地布满了近2000公里脱贫路,彻底解决了人民群众行路难的局面,路通了,农产品不仅卖得快而且卖得好,鼓起了农民的腰包。
南涧县境内有苗族聚居村17个,布朗族聚居村5个,总人口2300多人,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聚焦这个世居少数民族的脱贫难题,南涧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31个县级部门为成员的整族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挂苗族和布朗族,实施“整族脱贫”工程,采取专项扶持、行业扶贫、信贷扶贫、社会扶贫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式,将“整族脱贫”扶持政策化、项目化、具体化,通过项目实施。如今,一批“苗族新寨”“布朗山寨”等示范村组相继建成,苗族、布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布朗同胞感叹道:“现在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愁钱花了!”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南涧县还对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自然村实行“攻深村”行动,确保村村都漂亮,户户都有好日子。2018年以来,实施150个深度贫困村组整体提升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南涧县广泛征求村(组)、受益群众和行业部门意见来编制实施方案,由“村决策、乡(镇)审批、县备案”,到户工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一户一方案”,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动群众以投工投料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既确保项目实施更加精准,提高了工程质量、效率,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同时,组建了由机关党员和农村党员混合编组的52支223名“顶在前面、干在难处”“攻深行动”党员突击队,包保深度贫困村民小组整体提升,收集村情民意、宣讲帮扶政策、广泛动员群众、提升人居环境、助力产业发展。 一个又一个贫困村变成“小康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这得益予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地实施,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生活在无量山中的南涧各族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和全县党员干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拔掉多年来一直拖在后面的“贫困尾巴”,如今,全县有4个贫困乡镇、68个贫困村均已出列、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脱贫,生活在无量山中的南涧各族群众和全国各族同胞一道,正阔步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一个个幸福无量的美丽村庄,已成为无量山中的一道道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