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输内引”共建彝乡人才“加油站”
作者:南涧县委组织部 张宜 发布时间:2020/6/18 21:10:56 点击率:0
定点帮扶以来,南涧县紧紧依托清华大学优势资源,深化合作,以“请进来”和“走出去”、线上和线下方式,构建远程教育、本地学习、驻校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立体培训体系,实现清华教学资源南涧共享。
构建“送上门”“走出去”“请进来”教育培训体系。2013年以来,南涧县建成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云南南涧教学站”、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共举办了76期面授和远程培训班,共培训2606人。通过走出去的形式,定期组织基层干部、骨干教师、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致富带头人赴清华大学学习深造,目前共组织14期,685人参加清华大学现场培训,实现了南涧县乡镇、县级党政部门“一把手”和全县81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赴清华大学培训;选派59人党政干部和教师参加清华大学的专题调训。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清华大学专家94人次到南涧开展“清华专家讲堂”13期,共2027人次干部和师生参训。
准确把脉,因材施教,采取菜单式教学。聚焦服务南涧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人才培养目的,紧盯关键少数,抓住领导干部、教师队伍、村(社区)干部、后备干部和乡村致富带头人群体,因需施教,采取菜单式教学,先后开设了“县域经济管理、环境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班主任德育专题、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心理健康教师专题、幼儿园园长管理能力提升”“乡村振兴论坛暨产业人才、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题培训,为南涧县基础教育、农业、旅游、环保、住建等相关产业领域专业人员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基层干部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倾力帮扶见成效。针对基层干部走出去的机会不多,接受时代前沿理念培训缺乏的实际,南涧县紧紧抓住清华大学对口帮扶契机,引入清华大学先进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干部培训已不再是“一人讲,没人听”的单一枯燥传统做法,而是采取“早谋划,齐参与”,带着问题学的模式,部分培训引入“素质拓展+知识研讨”“理论学习+经验分享”,鼓励学员广泛交流,引人入胜,有效提升参训学员的获得感。曾到清华大学参加培训的南涧县公郎镇回营村党总支书记马洲深有感触地说:“新思想的深度解读、三农工作的顶层设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选渠道、乡村旅游规划的先进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下一步我将带领村里的党员更好的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