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县基层党建工作质效,4月10日至13日,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段雲桂带领县委组织部干部和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到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考察学习基层党建示范创建、党建品牌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等先进经验和做法。4月11日,到勐海县考察学习打洛镇打洛村龙利村民小组“边境幸福村”建设情况,打洛镇打洛村曼蚌村民小组“战斗堡垒村”建设情况,打洛镇打洛村曼厂村民小组、曼掌村民小组“生态示范村”建设情况,打洛镇打洛村景莱村民小组“文化旅游村”建设情况,勐遮镇曼恩村曼拉村民小组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主题村建设情况,勐宋乡雨林古茶坊“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建设、党建引领企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情况。统一的蓝色屋顶、复古的傣式建筑、干净整洁的院落、绿树红花的道路……在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龙利村民小组,村容村貌整洁干净,庭前屋后花团锦簇,格外醒目。固边兴边强基础,筑圆百姓幸福梦。考察组近距离了解龙利村民小组在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曼蚌村民小组以“战斗堡垒村”建设为抓手,形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新格局。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塑形铸魂”工程,依托规范化建设提升党组织功能。组建党员先锋队、巡防护村队、巾帼服务队,三支队伍齐发力,打造党群共守平安港湾。神秘果、菠萝蜜、芒果、小米辣、刺五加……走进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曼厂村民小组,庭院里种植的各种果树、蔬菜点缀其中。一直以来,曼厂村民小组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干部带头,带领村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形成了干群和顺、邻里和睦、边境和谐的良好局面。曼掌村民小组保存和体现了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建筑形式、农耕格局、生活空间、民族文化习俗,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千年“古榕树王”,是传统村落和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休闲、科普及环境教育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打洛镇景莱村保存和体现了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形式、农耕格局、生活空间、文化习俗,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将传统村落保护、农业休闲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的生态型旅游景区。曼拉村民小组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深化“党建+”体系建设,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形成了“村寨的环境大家一起管、村寨的文明大家一起创、村寨的建设大家一起干、村寨治理大家一起抓、村寨的管理大家一起议”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如今,曼拉小组正在乡村振兴路上阔步前行。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于2016年成立党支部,2021年成立党总支,党员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63人,队伍不断壮大。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用一片叶子守护初心,把企业发展与社会担当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群众致富之路。2019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1年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被评为“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南涧镇党委组织委员魏洋说:“此次学习考察,使我开拓了视野,发现了差距,增长了知识,受益匪浅。走进勐海县打洛村,出门见景、推窗见绿、抬头见花,处处是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庭院,党员干部带头亮身份、树形象,党群齐心,共同守护着祖国边疆。来到曼拉村,村组干部带头执行村规民约,以‘小治理’体现了‘大智慧’,使得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提振村民的精神面貌,通过合并‘竜山’、划分生活区、农机停放区、养殖区等,村庄美了、村民富了、村风淳了。下步工作中,我认为要先从村组干部抓起,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用好的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小切口’入手,选取2至3个村组,打造‘拆墙透绿’、基层治理示范点,由点带面,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宝华镇党委组织委员王安然说:“这次考察学习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人居环境工作成效明显。在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处处可见美丽富饶的傣族村寨,村庄内规划统一,绿树成荫,家家能见‘四小园’,村庄治理和谐有序。二是网格区精细化管理模式突出。每个村民小组都详细划分网格,将‘党员+N’网格治理工作职责落实到位,实现‘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成效。特别是在曼拉小组,村组干部通过基层治理带动乡村振兴,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理想景象。我认为取得工作成效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到了实处,党员和村组干部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担当。我们要将这次考察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工作中,从小切口入手,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依托资源禀赋和项目,将村容村貌治理好,将基层治理好,将民族文化优势发挥好,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动力。”县委组织部干部马天磊说:“这次考察学习过程中,我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思想上的类比,解决‘别人能做为什么我们做不好’的问题。要转变思路,打开思维,可以从一些小事上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潜移默化地让群众明白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二是行动上的类比,解决‘别人那样做我们怎么做’的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南涧实际,从小处着手,从可以实现的村着手,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要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把这次考察学习中看到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提炼,在各村进行广泛宣讲,引导各村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可行性强、有针对性的村规民约。基层党组织、党员要充分发挥作用,做到率先垂范、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