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郎镇:盘活闲置资产 “空心村”变身旅游村
作者:吴绍汝 欧阳贵鸿 发布时间:2024/4/26 21:12:39 点击率:0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何有效治理“空心村”,成了一道必答题。公郎镇落底河村委会湾子村让村庄闲置资产“活起来”,把湾子的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治理“空心村”的新路径。
湾子村位于公郎镇落底河村委会的最南端,是大理州、普洱市、临沧市交界处,也是澜沧江在南涧的“最后一站”,在城镇化进程,湾子村已逐步成为“空心村”,27户人家中常驻居民不到7户。
湾子村四面无量山群山环绕,澜沧江从村脚蜿蜒曲折而去,还在这里美美地转了一个弯,给这里馈赠了绝美风景,人称翡翠湾,这里的房屋几乎都依山面水,坐在小院里,能将碧玉般的澜沧江翡翠湾尽收眼底。这里还有120亩临江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一个亚热带干热河谷的果园,沃柑、沙糖桔、芒果、桂圆、柑橘、澜沧江天然野生水产资源一年四季交替产出,资源丰富而独特。不仅如此,澜沧江流域还是生物多样性的聚宝盆,距离湾子村2公里的漫害山国有林场“落底河鸟类保护站”近年来共监测到鸟类229种,观鸟拍鸟资源丰富,每年都有许多千里之外的观鸟爱好者慕名而来。
公郎镇充分利用这些大山风景、大江风光、大地色彩和丰富的观鸟资源,围绕水上游玩、山上观鸟,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以“旅游+民宿经济”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农村宅基地,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把湾子村村民的闲置房屋流转过来,引入大理滇藏营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集康养避寒度假、四季果园采摘、森林观鸟拍鸟、高原高端特色水上运动、高峡平湖游艇俱乐部等综合性特色乡村旅游,让“空心村”“空土地”再次“活起来”。
据了解,湾子村预计建设5个乡村特色民宿,3个高端特色民宿,2个中低端特色民宿,预计将有15个房间。日前,记者在湾子村看到3个高端特色民宿正在火热建设中,民宿的建设将立足乡村地域特点、突出乡风民俗、体现乡愁韵味,按照安全性、舒适性、景观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将最大程度的保护好房屋原本的样貌,保留属于“80后”“90后”的记忆,让乡村放得下乡愁留得住旅客。还将购置新能源游船2艘,建设澜沧江·猛龙渡到翡翠湾户外水上运动区。
湾子村村民张学珍说道:“翡翠湾来垂钓的人越来越多,上面阿嘎村来观鸟拍鸟的人也很多,但是吃住不方便,进来的人吃住基本上还得去公郎镇,路途遥远。现在,政府来我们湾子村打造乡村特色民俗,就解决了来这里游玩的人们的吃住问题。”
“我们镇政府结合湾子村外出人口、空闲房屋较多的实际问题,以及观鸟经济发展的一个实际需要,将打造生态研学、避寒微度假目的地。培育孵化具有我们南涧特色的‘观鸟+生态康养+高端民宿+休闲采摘+水上运动’等多样旅游业态,努力把我们当地的绿水青山保持住、打造好,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南涧的绿水青山成为未来发展的金山银山。”公郎镇副镇长李白蕊说道。
目前,公郎镇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政策指引下,积极探索推进“资产经营型”“农旅融合型”“产权运营型”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跨联村组”组团发展机制,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通过成立落底河旅游发展合作社,盘活、流转、整合狗街、望江、阿嘎、湾子等各村组鸟类资源、土地资源、闲置校舍和闲置农房,打包给企业、投资者发展民宿经济及户外水上运动经济,明确权属、量化比例,将资源变资产,实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致富、乡村产业发展。
接下来,公郎镇还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有效盘活乡村资源,妥善处理好加快乡村发展与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在念好“生态经”、唱好“文化戏”、打好“融合牌”、做好“旅文章”上持续发力,注重从“输血”到“造血”的发展策略转变,不断丰富乡村新业态,增加就业,让乡村更有魅力,为村民创造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在外村民返乡,激发村庄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