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敏:离休不离党,余热传四方
作者: 发布时间:2021/6/26 17:48:28 点击率:0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古梅无他求,点红暖人间。”1993年离休后的邹敏,本可以享受含饴弄孙、不复关政的闲暇时光,但他依然选择继续从事老有所为的相关工作,把自己的余热洒向祥云这片热土。
邹敏1933年9月生于祥云,1948年加入“民青”,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八支队,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大理地委会机要秘书,共青团永平县委书记、共青团祥云县委书记,祥云县禾甸乡党委书记,中共祥云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等职务。1993年11月离休,政治上、生活上享受正县级待遇。
担任县老干一支部书记期间,邹敏坚持“五好”党支部的标准,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示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为抓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抓好党组织建设。在他的带领下,支部创造性的把党建工作和节日庆祝活动相融合,在春节、“七一”建党节、“九九”敬老节时,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寓教于乐,极大的调动了全体党员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党建工作成效明显,老干一支部多次受到各级表彰,2016年被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和2020年先后被州委和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命名为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2016年,邹敏被州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作为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邹敏始终致力于学习、研究、宣传、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他多方查阅征集资料和实地走访,不断学习和钻研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积极组织会员举办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相关活动,并在会上进行专题发言。他还亲自参与编辑、印发《会刊》13本、《通讯》38期,撰写的文章有100多篇收录在省、州、县各类论文集和党史、文史资料中,有9篇在《大理日报》上发表,其中,《弘扬延安精神,利用红色资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文被收录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大型系列书刊《永远的辉煌》(云南卷),受到云南省文明办的表彰奖励。
邹敏曾担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以“五老精神”影响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2005年至2014年期间,他到县级机关和学校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共计163场次,受教育者达6.18万人。2007年被州关工委表彰为“大理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0年,被州关工委聘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宣讲团”宣讲员,到大理市各地为师生讲述革命故事,让1200多人受到了生动具体的革命传统和思想道德教育。每年六一儿童节,刘厂镇小天鹅幼儿园的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邹爷爷”的到来,他每次看望孩子们都会带上学习用品,与他们欢庆节日,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2009年起,他就一直担任祥云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他积极深入县级机关和乡镇村(社区)宣讲祥云革命斗争史,激发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热情和愿望。他撰写并出版《晚霞情怀》《岁月记忆》《耄耋情深》,参与编辑出版画册《革命老区——祥云》《晚霞情》,会刊《红色祥云》,撰写祥云革命斗争的有关文章50多篇。2021年,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由他担任副主编的《祥云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红色记忆——祥云县革命老区史料选编》《奋进中的革命老区——祥云》三本书发行。在各级媒体上大力宣传祥云革命老区精神,为讲好老区好故事、传递老区好声音增添了正能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邹敏现在已有88岁高龄,尽管身患多种疾病,但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奋战在老有所为工作的最前线,以身作则,向社会传递源源不断的正能量。2004年和2010年,邹敏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09年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