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形式主义的“新花样”
作者:中共祥云县委宣传部 李树华 发布时间:2025/2/14 16:21:43 点击率:0
形式主义虽然臭名远扬,但有些形式主义的“新花样”,却不易识别。比如,为了事事“有图有真相”,有关部门要求乡镇凡召开会议、落实工作,都要留“照片”之类的痕迹资料。笔者曾参加过一个镇政府的会议,一个小时不到的会议,主席台上的电子会标竟然被连续更换了好多次。每换一次,就有人对着主席台拍一张照片。经打听得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拍下照片作“留痕”资料,以应对上级部门的考核。
又比如,某地在清理档案时,竟然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新规一一对应,将几十年前没有规定、也不需要的一些资料,事无巨细地补入档案,美其名曰“完善档案资料”。为了应付此类要求,相关人员不得不按照新规要求,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去编一些看上去“理所当然”,而实际上却子虚乌有的“理由”来交差。
年终考核,事无巨细;开会留痕,更换会标;视频会议,原地贯彻;工作落实,随意摆拍……诸如此类的形式主义“新花样”,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也让那些真正想干事、会干事,想创业、会创业的实干家有苦难言,不堪重负。
形式主义害死人,这话一点不假。近年来,虽然在纠治形式主义方面,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由于有的部门、有的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本领恐慌,不时会绞尽脑汁,搞点形式主义“新花样”,并让这种“新花样”,以不易察觉的面孔出现,使之成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添乱添堵。
毛泽东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在喜欢形式主义的人眼里,形式主义不仅没有“作怪”,相反,它还是一种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即便有人站出来反对,这些人也会不自觉地想方设法,用形式主义的“新花样”,来解决形式主义的“老问题”,继续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危害,值得警惕。
由此看来,破除形式主义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整治形式主义,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多维度的治理体系。既要对形式主义老问题紧盯不放、穷追猛打,也要警惕花样不断翻新、披着“新花样”外衣的形式主义。
只有持续发力,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深层次、源头性问题的破解,扫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让形式主义及其“新花样”无处藏身、无路可逃,也才能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伟力。
(中共祥云县委宣传部 李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