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县:千余党员“牵手”留守群众
作者:李正波 发布时间:2020/10/29 20:11:51 点击率:458
近段时间以来,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水泄彝族乡中心完小的老师们发现,五年级学生小鹏性格开朗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小鹏说:“这要感谢张敏老师经常找我聊天,还给我辅导功课。”
小鹏的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与年迈的奶奶留守在家。长期缺乏沟通关怀让他性格内向,整天与电视、电脑为伴,学习成绩差。自今年党员教师张敏“牵手”帮扶他以来,张敏每周和他交心谈心两次,每天挤出时间一对一辅导他,还鼓励他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课堂上积极发言,一个学期过去,小鹏的心理状况、学习成绩都提升了。
党员与留守人员“牵手”,在永平县已成为一项常态化的行动。2019年以来,永平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员干部与农村留守人员“牵手”行动,着力解决“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留守妇女”无人帮扶、“留守儿童”无人关爱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助推基层党建创新提质。
永平县水泄彝族乡中心学校52名党员共牵手留守儿童102名,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功课辅导等服务,防止学生辍学,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经济困难问题94件,让88名像小鹏一样的留守儿童获得自信,学习成绩得到了较大提高,取得了“关爱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帮助一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良好效果。
永平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牵手”行动实施以来,永平县着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一方面在“县、乡、村、组”建立四级关爱服务体系,全县设立村民小组“联络员”1235名,建立“关爱服务站”75个、乡镇“关爱服务中心”7个和县级“关爱服务协调小组”1个,上下联动解决困难问题。另一方面,落实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定期走访、集中服务“三项制度”。机关党员干部每人结对留守人员不少于1户,结对党员干部每季度至少到结对户走访一次、每年至少帮助结对对象解决一个实际困难,挂包单位党组织利用节日每年至少到挂钩村开展一次关爱农村留守人员慰问活动,基层党支部结合“主题党日”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关爱农村留守人员志愿服务活动。
“牵手”行动开展以来,全县2484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2982名留守人员,开展走访和集中志愿服务6500余人次,发放关爱物资折合资金共计62万余元。
为了让全员参与关爱留守人员成为常态,永平县还建立了家庭主体责任履行、基层组织督促落实、行业部门服务保障、社会力量参与服务“四项机制”,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组织了一系列关爱活动。
永平县卫生健康党工委发挥行业部门优势,今年以来结合全县开展的“牵手”行动,组织党员医务工作者与全县574名“留守老人”结对,并为每位留守老人指定专属家庭医生,定期送去健康帮扶。永平县杉阳镇武装部长周志蒋“牵手”杉阳镇杉阳村委会88岁的留守老人罗明芝后,和老人的专属家庭医生定期入户检查健康,给她带去生活用品,陪她拉家常。老人说:“他们就像儿女一样亲。”
截至目前,永平县各级各部门通过“牵手”行动,共组织开展“留守”老年人免费体检2857人次;开展农村留守妇女“绣娘”“藤编工”等技能培训10余场次,将106户留守妇女家庭列为产业实施对象;解决留守儿童实际困难超过1000个,让农村留守人员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以党建引领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