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网状”模式 培养乡土人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30 11:22:18 点击率:0
针对农村实用人才匮乏,新技术、新观念缺乏,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建水县从选拔、培养、扶持等方面入手,采取“网状”培养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乡土人才。
“拉网式”摸底,全方位选拔。全面摸底排查。制定《建水县乡土人才选拔认定暂行办法》,每年由乡(镇)党委、村党总支、村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在所辖区域内开展一次农村实用人才摸底工作,对应届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等人员进行摸底登记。逐级筛选考察。符合条件的人员向村(社区)提出申请,或是在本人认可的基础上由村(社区)向所在乡镇党委推荐并填写《乡土人才推荐表》。乡镇党委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向县人才办上报初步人选。公开选拔认定。每年由县人才办会同县农科局组织召开乡土人才认证会议,对乡镇推荐对象的政治素质、专业特性、带富能力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审,评审通过的在《建水党建》网上公示 后,纳入县人才库进行管理。目前,全县已选拔认定乡土人才7768人。
“联网式”培训,多渠道提质。多家联合提素质。充分利用职业中学、农函大、乡镇党校、农技协、农业合作社等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对乡土人才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和农函大培训,现已认定颁发“绿色证书”和农函大结业证书1600名,县、乡镇联系扶持科技致富带头人100名;培养农村科技示范户60户、培养农村经纪人70人、培养加工能手100人。内外结合强实践。先后组织300多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到江苏江阴、山东寿光等地学习先进生产经验。邀请省、州、县专家开展专题讲座122次,参训24000余人次。
“撒网式”扶持,宽领域带动。政府引导。首创“乡土人才为民服务超市”,构建每个乡(镇)有100名技术能手、每村有10名“田秀才、土专家”、每组有1-2个“致富示范户”、每户有1名“明白人”的“四有”农村乡土人才超市工作网络。“超市”共受理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解答群众咨询560个,上门服务38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传授技术30余次,受益农民达4500多人次。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强基惠农“合作股份”、红色信贷等有利政策,为乡土人才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在县、乡、村三级涉农部门开通乡土人才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办公,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程序。党群结对。以“超市+服务队+农户”、“超市+项目+支部”、“超市+公司+农户”的三种经营模式,通过组织上关怀、经营上扶持、政策上倾斜,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达142个,机关党员、乡土人才与群众结对帮扶,组成28个蔬菜、脐橙(柑桔)、石榴产业服务分队,开设水果种植,无公害蔬菜栽培,家禽养殖等技术培训18项,助农增收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