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以“三个组织化”凝聚攻坚力量拔穷根
作者: 发布时间:2020/5/21 14:36:15 点击率:8
建水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引领”、“兜底”、“保障”的作用,凝聚攻坚力量,勇啃脱贫攻坚“硬骨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引领产业扶贫,做强产业注动力。一是集体经济全覆盖。建立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561个,实现合作社建档立卡户全覆盖,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增收。二是“一村一品”育产业。推广“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发展模式,累计向3600户贫困户发放小额贷款1.499亿元,发展种植柑橘16800亩、烤烟7900亩、洋葱2440亩、小米辣7830亩、马玲薯2830亩,抓实贫困户产业培植。三是电商带动促增收。构建“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农户”的销售模式,依托佳果农业、建水忠祥生物科技等电商平台,打通线上销售渠道,让果农增收近5000万元。
兜底易地扶贫搬迁,挪离穷窝聚合力。一是党员带头搬新拆旧。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按照“党员+搬迁户”的网格模式,党员搬迁户以身作则,带头搬新拆旧,实现拆旧率、入住率、竣工率3个100%。二是引导发展致富。编制产业发展及就业扶持计划,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搬迁对象特色产业及就业扶持全覆盖。探索了岔科镇“劳动力服务协会”等经验做法,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178个;完成10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党组织和活动场所建设,建强组织带领搬迁群众增收致富。三是推动群众移风易俗。将易地扶贫搬迁不得私自加层、拆旧复绿等政策作为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驻村工作队员“三讲三评”重要内容,作为村民会议讲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保障就业扶贫,做好文章增“潜力”。一是做好培训文章。依托党建脱贫“双推进”实训基地,通过“师带徒”和以干促学的方式,开展葡萄、蓝莓、柑橘等密集劳动力培训87班次,培训贫困劳动力3320人次。二是做好转移文章。建立务工岗位需求基础信息库,定期收集更新、核实信息,同省外、省内、州外、州内劳务输入地用工企业精准对接;发挥“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作用,积极有序组织贫困群众就近到当地园区、果蔬种植产业基地就业。目前,全县共实现转移就业15.19万,吸纳县外州内就业人员近2万余人。三是做好服务文章。县外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输送服务等方式,做好外出务工人员联络服务、信息沟通、跟踪维权、困难帮扶等服务保障工作,目前有组织性省外转移就业28车次,共881名农村劳动力第一时间返岗复工。县内推广“党委+企业+协会+农户”发展模式,如岔科镇与镇内6家用工企业签订劳务派遣订单式协议,目前共吸纳来自建水、蒙自、个旧等9个县市500余名会员入驻岔科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