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建水老兵用坚守筑起抗疫“迷彩防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21/9/26 15:38:36 点击率:36
他们是党员
也是千千万万退役军人中的一员
一声“到”
临危受命、挺身而出的他们
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和担当
奔赴边境一线
深山里巡逻的身影
险情中无畏的逆行
一名退役军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他们一直在默默坚守
仗步守国门 脱下军装,又穿上“迷彩”,在建水县机关事务管理局退伍老兵李林杰看来,强边固防于他而言责无旁贷。强边固防“冲锋号”吹响以来,建水县退役军人主动请缨,冲在前、干在前,投身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切实扛起责任,彰显退役军人无私奉献的英雄本色。 李林杰 巍巍青山美,涛涛河流壮,在边境一线,登记、巡逻、检查,“强边固防突击队”建水分队的四名退役军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坚守的日子里,他们主动要求去巡逻最难熬的夜班,每天要从晚上10点多,一直巡逻到次日天亮,蚊虫叮咬、气候炎热、山路崎岖,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着退役军人的蓬勃朝气,彰显着新时代退伍军人的“硬核”担当。 为织密边境一线防控网,退役军人与镇政府工作人员、边民一起,风雨无阻、披星戴月,用双脚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很多执勤点都是临时建立,只有一个临时帐篷和一些简易的值守所需设备,吃住都在点上,条件十分艰苦。 跨深沟、过泥潭,巡逻的时候汗水湿透衣背、泥巴裹满裤腿……面对艰苦环境,老兵们表示:“我们是老兵,这点苦不算什么,强边固防有我在,请党和人民放心。” 一个多月时间里,退役军人仗步守国门,巡边里程累计达1400多公里,巡查执勤点2800多个(次),最前沿的戍边勇士在巡边线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为身后家园安宁筑牢边境防线!
无悔“守边人”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建水县公安局的老兵李春勇踊跃报名参加红河州“强边固防突击队”,勇当边境一线疫情防控的“排头兵”。 李春勇 其实他也有牵挂,父母已经年迈,女儿上小学六年级,“爸爸,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在家乖乖等你回来!”带着家人的鼓励,他放下心中万千不舍,毅然踏上“征程”。 铁骨铮铮好男儿,保家卫国志在四方。“我是一名老兵,更是一名党员,我要报名!”建水县机关事务管理局退伍老兵李林杰在“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申请书中慷慨激昂的写到。“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同是退役军人的妻子的话更坚定支持了他“出征”的决心。 当得知分配在县城较为轻松的岗位时,建水县医疗保障局退伍老兵盛正国主动请求,“请把我安排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一个多月来,老兵们在山林间穿梭巡逻,勇敢应对蛇虫鼠蚁、道路塌方等挑战,克服没有饮用水、电、网络信号等生活困难,无怨无悔当上了“守边人”。 盛正国 香蕉树下,搭上几棵竹子,再用钉子固定,用绳子捆起来,一个简易的执勤点帐篷就搭起来了;白菜煮方便面、烤香蕉、吊锅饭......简陋条件下,简单的饭食就做好了,老兵们和守边党员群众一起休息、一起谈笑,时不时冒出几句当地的“方言”,其乐融融,他们积极和群众打成一片,硬是把单调难熬的守边日子过成“诗”一般的生活。 “虽然条件艰苦,但心里却是充实的,能为祖国守好边、站好岗,是我最大的光荣。”建水县妇幼保健院退役军人任肖剑坚毅地说。 任肖剑
强边践初心 河口边境线长,气候炎热、山高路陡、雨季险情较多,守高山、迎酷暑、冒风雨、蚊虫叮咬是守边人的常态,泥泞湿滑的巡边小路、荆棘丛生的高山密林是守边人的战场。 刚到南溪镇的第二天,就下起了大雨,马岩河小组受灾严重,老兵李春勇主动请战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大水淹没了他的下肢,但是他毫不畏惧,用铁锹清理水下的淤泥,清理堵塞的涵洞,与当地人员连续作战几小时,最终成功击退洪水。村里的群众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建水退役军人好样的!” 在一次边境防控物资运输中,天空下起了小雨,陡峭的山路变得泥泞不堪,非常容易摔跤,运送物资的人员打起了退堂鼓,李林杰为大家鼓气,“大家加油,小心点,山上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退役军人们一马当先,扛起物资就大步向前,在他们的带动下,物资顺利送达。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脱下戎装的建水退役军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疫情防控宣传到巡逻防守,从清淤开路到抗洪抢险,每当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建水县退役军人都是第一梯队的战士,每一次都主动冲锋在前。一月时间里,他们夜晚通宵巡边150多人次,往山顶运送建设物资10余吨,往返山路累计120余公里;帮助群众疏通道路15次,运送生活物资22次。 守边的日日夜夜,无论星光灿烂、还是细雨绵绵,边境一线上留下了退役军人坚定“逆行”的身影,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请党放心、强边有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