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红色文化进校园 “历史讲堂”开讲啦
作者: 发布时间:2021/4/1 10:57:15 点击率: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云南省开远市持续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进校园”活动,在开远市各中小学校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近期,开远市第九中充分发挥“张兴龙名师工作室”师资优势,组织张兴龙、马强、刘永红等3名历史老师创新开展“迎建党百年,传伟人精神历史故事讲堂”专题活动,以“历史讲堂”带领学生重温红色史诗,加深红色记忆,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第一篇:刘伯承“彝海结盟”擎起民族团结的旗帜。
马强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述了刘伯承元帅的故事。1935年,红军在长征的时候,需要通过彝族地区,红军对彝族首领小叶丹宣讲民族政策,刘伯承与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由此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为部队的转移赢取了宝贵的时间。共和国的元帅同一位彝族“头人”,在大凉山冕宁的海子边结为兄弟,“彝海结盟”,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小叶丹用忠诚与生命,践行许下的诺言,这位纯朴的彝族汉子,同刘伯承元帅一起,永远地站立在英雄城市的中央,擎起民族团结的鲜明旗帜。
第二篇: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祖国复兴而奋斗。
刘永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周恩来的故事。年少的周恩来,意气风发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临别好友时的他,满怀憧憬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言。他的一生,用一点一滴的心血书写着为国家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故事。作为一名党员,周恩来学成归国投身五四爱国运动,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作为外交部长,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石,而且还成为了处理国与国友好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
刘老师的故事令同学们深受感动,更让同学们经历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很多学生都满含热泪,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深深缅怀之中,最后,刘老师勉励同学们要向周总理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提升自身修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祖国复兴而奋斗。
第三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德精神永放光芒。
最后,张兴龙老师给带着同学们重温了朱德的故事。朱德同志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临近尾声时,张老师告诫同学们:沐浴在党和国家的春风下,要学会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应该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刻苦学习,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