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2/8/26 17:21:57 点击率:0
夏日,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阳街道章保村委会东红村,只见一条条田间道路平整宽阔、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曾经贫困的村子,如今已是环境美、村民口袋鼓、集体强的新气象。
过去,东红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户土地较为分散,各家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入微薄。困局面前,如何做实“党建引领振兴路”,促进村内群众增收致富?成了村党支部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首先是抓好党建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动员农户用各自土地入股,把村子现有的资源都用起来。等把产业基础打好了,就要发展道路、水利、配套设施等项目,这样产业才能发展得更好,群众的收入也才能更高。”村党支部书记朱丽华说。立足实际,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出“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东红玖玖果蔬产销合作社基地,带动群众种植果蔬300亩。
“看着基地建起来,我也想栽些蔬菜水果,但自己一没文化二没技术,想发展不知道从哪入手。”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昌存芬开心地说:“还好有村党支部帮我们想办法,专门请专家来上课,教我们技术、分析市场行情、提供销售信息,今年我们家种的番茄可以卖10多万元呢!”
为加快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东红村以项目建设作撬动点,党支部积极与市搬迁安置办对接,争取资金100万元硬化田间道路2000米,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争取扶持资金500万元发展项目,建起交易大棚、仓库、冷库、公厕、中心文化广场、露天市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大棚种植区基础设施和菜蔬的销售问题。
现在的东红村,已建成大棚400余个,主要种植安妮娜、富美1914、4805、安娜309等优质品种番茄350亩、亩产7吨左右,实现年产值1050多万元、人均收入约3.2万元。
“除农产品种植,基地还带动周边形成10余家种子、农药、化肥销售商,吸引了广东、四川、湖南等地蔬菜收购商,提供打包、装卸、运输等岗位,为周边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每年可带动500名以上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基地负责人说:“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村民口袋鼓起来,村集体经济也强起来,大家都说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