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四步法”筑牢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护墙”
作者: 发布时间:2023/7/3 14:32:16 点击率:0
一场雨水一场菌,伴着雨季的来临,食用野生菌生长数量逐渐增多,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用野生菌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弥勒市坚持“四步法”切实筑牢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护墙”。
强化责任抓落实。弥勒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野生菌防控工作,坚持把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作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切实把“四个最严”要求贯穿工作始终,高位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署推动、部门协作尽责,行业诚实守信、社会协同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2023年以来,共召开市、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三级食品安全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会议32次,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弥勒市2023年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管控责任,确保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不脱节、无盲点,实现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责任全覆盖、无死角,全面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宣传教育广覆盖。以“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宣传的模式,线下以赶集日为契机,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为载体,在农贸市场、车站、集市等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滚动播放宣传标语6000余次、张贴《弥勒市常见野生有毒菌食用菌》图谱2000余份、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手册5000余份,大力宣传普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充分调动村级食品“安全三员”积极性,开展逐村逐户“敲门行动”,签订发放《红河州野生菌中毒防控告知书》17万余份,利用“村村响”大广播早晚滚动播放“老村长”喊话1万余次,开展院坝会、田间会、群众会,校园“小手拉大手”等各类宣传活动200余场次,使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线上通过弥勒电视台、弥勒融媒体微信公众号、弥勒头条APP、等媒体,播出、转载、刊登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等100余条次,播放公益广告1000余次,发布《弥勒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预防野生菌中毒有关事项的通告》,全方位、多形式的提醒广大市民对野生菌一定要慎采、慎买、慎卖、慎烹。
监督检查实推进。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的原则,把农贸市场、沿街集市、野生菌交易市场等作为重点监管区域,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对野生菌中毒高发、频发区,实行经营者实名登记备案制度,切实防止有毒野生菌上市售卖。加强对餐饮单位监督管理,特别是加大学校食堂、机关企业单位食堂、工地食堂、农村自办宴席的检查力度,严禁食堂、餐饮单位承办会议、宴席等群体性用餐加工出售、提供、食用野生菌类食品,严禁农村群体性聚餐、家庭自办宴席加工食用野生菌类食品,切实防止有毒野生菌进市场、进餐馆、上饭桌,从源头上防控野生菌中毒事故的发生。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1500家次,签订保证书1000余份,销毁不知名不常见杂菌10余次。
应急处置快响应。建立健全应急防控、值班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严格按照《弥勒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野生菌中毒高发期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中毒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严禁迟报、谎报、漏报现象发生。强化市场监管、卫健、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的应急联动,适时组织开展野生菌中毒医疗救治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提高野生食用菌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流程化、标准化,切实提高医疗机构快速、有序、准确、高效处置各类食物中毒的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