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郎晶晶 日前,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的“文化+双创”党建品牌——“紫云十三讲”在紫云青鸟党群服务中心开讲。第一期讲座邀请昆明市委党校李佳芸老师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主题进行专题讲授。该讲座不仅吸引了紫云青鸟·云南文化创意博览园内的企业员工现场聆听,通过录制剪辑后在各大网络平台累计播放量已突破10万人次。 紫云青鸟党群服务中心是昆明经开区实施园区党建示范工程三年行动工作的重要示范点之一。 今年7月,昆明经开区党工委结合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启动先学先改工作,针对各领域党建融合度低、党建引领经济发展能力弱、共建共治共享未形成常态等问题和差距,部署启动园区党建示范工程三年行动工作,以建设提升157个党建阵地为抓手,布局谋划打造“两圈一廊一带”党建品牌,示范引领园区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一个点一个点抓提升 密织园区党建一张网 翻开昆明经开区党建阵地集群建设情况一览表,157个党建阵地建设推进情况一目了然,涵盖了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市委党校区级教学点、园区党校(分校/教学点)、街道党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群活动室和“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室等。两个多月以来,特别是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一大批示范点挂牌或得到提升改造,成为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基地、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 在昆明学院艺术众创空间,自今年9月初挂牌“昆明经开区文化党建示范基地”后,平台20多个创新团队的师生们不仅专注于自身的创新发展,还发挥资源优势,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包括服饰设计、摄影、书法、绘画等一系列文创活动,辐射带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 在阿拉社区撒梅文化多功能展厅,汉彝一家亲的手绘壁画彰显了民族团结的主题。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志忠介绍,展厅占地500平方米,建成后已成为当地党员和群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文体活动的重要阵地。“国庆前夕我们社区就举办了主题歌唱比赛,群众踊跃参加,聚人气凝人心的作用发挥得很好。” 在石坝社区为民服务站,社区工作人员统一穿着撒梅传统服饰为群众服务。社区党总支还开展了撒梅语宣讲、撒梅语讲党课等创新活动,以接地气的形式将党的声音传达给群众。并打造了七彩撒梅电商平台,以党建引领,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将撒梅文化传承发扬出去。 连点成面整体提升 品牌化打造特色党建集群 点上夯实基础,面上整体提升。昆明经开区又针对不同片区的特点,以一条红线串起各个党建示范点,整体谋划“两圈一廊一带”的特色党建集群,品牌化推进全区党建。 “两圈”指的是区党工委“1+1”定制党建结对共建圈和果林片区15分钟跨界融合联动服务圈。目前,经开区党工委已与区内12家单位签订“一对一”共建协议、搭建共建平台,推动与驻地单位党建互联互动。打破单位的条线限制,一系列共赢、多赢的活动遍地开花。如与昆明学院签订共建协议后,学院选派了50名党建实习生参与昆明经开区园区党建示范工程相关工作。共建圈内单位共同组织开展的“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红色青春·七夕交友”联谊活动等广受党员群众欢迎。 着眼抓实果林片区联动服务圈载体建设,昆明经开区积极筹建果林片区创意联盟党组织,整合区域内各类组织、阵地、队伍、资源,实现“党建融合、服务联动、点位强化、整体提升”。 “一廊”指的是双创党建示范走廊。主要突出“党建引领,服务企业”,聚焦园区营商环境建设。近期,昆明经开区已先后举办“中国—孟加拉”“中国—泰国”等多起国际商事仲裁法律培训班,为中外企业和个人提供政策咨询、经贸摩擦预警、国际法律知识培训等服务,搭建政商沟通、产业服务和人才服务的桥梁。 “一带”是阿拉撒梅文化党建引领示范带。阿拉街道有5个彝族撒梅支系社区,经开区突出“党建引领、传承发展”主题,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了10个阵地,以民族文化内涵发掘、民族语言文化传承等为重点,探索“党建+民族文化”促进社区有效治理的新模式。 点上开花带动面上出彩,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全面铺开、顺利推进。截至9月底,昆明经开区各类已建和在建阵地矩阵累计超过70000平方米,累计投入专项经费2644万元,辐射园区1.6万余家企业、12万党员群众。 图片由昆明经开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