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经开故事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报道2--这家民企挖角飞行员助理搞扶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7 11:10:39 点击率:0
![]() |
养瑞公司党员在梁河县敬老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来自养瑞公司官网 |
在昆明市场经济主体最多的经开区,有一大批企业,它们既是昆明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11月4日起,本报联合昆明经开区党工委,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讲好经开故事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报道,用生动的身边故事推动主题教育在基层党员和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云南养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养瑞公司)是2013年4月在昆明经开区注册成立的一家民营企业,专业从事传统烟草、新型烟草配套技术和服务。自公司成立以来,总裁邵全就一直把党建引领作为企业发展的根基。公司成立第二年便成立了党支部,邵全担任党支部书记,持续不断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经营、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方面。 随着发展需要,养瑞公司逐步向大健康产业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在业务拓展过程中,邵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大健康产业怎么和脱贫攻坚事业相结合,实现企业这个“小家”事业与国家这个“大家”目标的同频共振。 德宏州梁河县原本是一个贫困县。党建工作这个“红娘”让养瑞公司与梁河县结缘,以党建结对共建为“红绳”,养瑞公司开始筹划到梁河县的产业扶贫工作。养瑞公司深知,要搞好产业扶贫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深入到村里,切实了解村民所需和所急。这个工作谁能胜任呢?养瑞公司总裁邵全立刻想到了也是德宏人的杨舒晴。 事实上,那时杨舒晴还是某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助理。她说:“起初,我是不愿意去的,邵书记与我长谈了一下午。邵书记表示,当前,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脱贫攻坚,作为企业,尽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履行社会责任就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与邵书记一番长谈后,我被他的情怀深深打动了,也心动了,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相比在日趋繁荣、人才涌入的大城市工作,我更想尝试去当一名‘逆行者’。” 杨舒晴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辞去了航空公司工作,带着满满的期待,去到了梁河县。虽然是德宏人,但杨舒晴也是第一次到梁河。 理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大多是残酷的。刚去杨舒晴就遭遇了很多冷眼。“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杨舒晴总结原因,是对当地民风民俗不够了解,于是她骑上电动车,每日深入村寨走访,了解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与当地人拉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生计,学习俚语……“农作物销售困难,我就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向公司建议尽可能收购当地贫困户的茶叶、蜂蜜、皂角米等农产品,帮助他们销售。要扶贫先扶志,只有思想得到提高,才能共同致富。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我们就以党建为纽带,向公司党委申请成立了大健康产业党支部,与梁河县周边的各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5+X’的形式,在活动中学习党中央下发的文件、邀请专家做农业技术培训、邀请党校老师来上党课、组织村民观看《时代楷模》《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视频,增强村民党员的党性,丰富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农业技能。” 养瑞公司实实在在的帮扶,让当地村民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关怀。通过不断努力,杨舒晴和当地村民打成了一片,为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民心基石。过去两年,养瑞公司在梁河当地开展了许多爱心公益活动:为32户建档立卡户捐赠了衣柜和电视机;为勐来村党总支捐赠了10万元党建标准化专项资金;为傈僳族学会捐赠了100万元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慰问、资助了不少贫困户。 “在梁河县工作的这段时间,让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也让我有了更多的使命感。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走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养瑞公司党委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收获了工作带来的快乐、被群众需要的幸福感。”杨舒晴说。 记者吴洁 通讯员王致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