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经开故事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报道 5--让“天堑”变“通途” 打开山区的健康之门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8 13:44:52 点击率:0
在昆明市场经济主体最多的经开区,有一大批企业,它们既是昆明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11月4日起,本报联合昆明经开区党工委,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讲好经开故事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报道,用生动的身边故事推动主题教育在基层党员和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早上7点从昆明开车出发,到达临沧市耿马县某个偏远的佤乡医院,至少需要10个多小时。时空的距离仿佛一道天生的鸿沟,横在偏远山区百姓与日新月异的现代先进医疗技术面前。
云南盛时迪安检测中心 受访企业供图
“乡镇上医疗技术落后,他们只能去县城看病。看多了大医院的我,这个医院,真的很小,已经是这里大多数人最重要的医疗资源了。”朱雪柠说。朱雪柠是云南盛时迪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云南盛时迪安)的一名基层党员,职务为销售。云南盛时迪安目前是云南体外诊断产品行业中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
云南盛时迪安的企业使命是“让国人平等地分享健康”,公司创始人盛智告诉员工,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有能力、平等地分享健康。朱雪柠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她是有质疑的。“我真觉得这似乎好像说得有点大了,一家民营企业,多寻求市场机遇,为自己谋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多挣点钱,这似乎才切合实际。”
随着公司业务的拓展,朱雪柠似乎慢慢找到了答案。云南盛时迪安一项重要的拓展业务就是,与云南许多偏远山区的乡镇合作。试图搭建起一条从乡村到县城、到昆明、再到位于杭州的亚洲最大实验室的检测样本物流线路。终极目标是,无论处在多遥远的山区,那里的老百姓都能在家门口的卫生院抽血取样,并享受到中国最先进的诊断技术。事实上,这一计划已在景洪市的各乡镇、楚雄州禄丰县的乡镇开展实施。
“一项收费几百元的基因检测,可以告诉一名绝望的癌症患者该吃什么药。可是在很多山区的乡镇医院检测不了,等待他们的可能是需要花上全家人的储蓄去大医院看病,或者听信民间偏方吃点药。几百块的检测费用并不是最大的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走出这大山,走到拥有这些医疗检测技术的医院。”朱雪柠说,区域检验中心的合作方案就是一把钥匙,一把可以解开偏远山区检测难题的钥匙。
另外,渐渐的朱雪柠还发现了云南盛时迪安的“奇怪”之处。作为一个贸易型企业,销售部门只有30个人左右,但售后和学术支持的部门有60多个人。并且,即便是来到民营企业,朱雪柠也找到了党组织。“让我这个大学毕业后的‘流动党员’找到了家。”在公司,朱雪柠可以参加‘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政治生日、参加党员志愿服务等党建活动。同时,在党组织的引领下,企业为员工搭建起了各展所长的平台。进入企业3年,朱雪柠参加了省内外专业培训,多次到江浙地区学习国内先进的技术与医疗改革模式。加入企业短短1年,朱雪柠从一个“门外汉”做到可以整体策划一个市级的医疗检验资源整合方案,并渐渐地成长为探索企业、医院、政府之间合作共赢模式的“专家”。
那个曾经的质疑现在变成了朱雪柠最大的前进动力。“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让我们个人安身立命的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岗位,而是能给予你成长机会和力量的企业。而我不仅是公司的一名员工,也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2018年,我国医疗卫生总支出达到5.95万亿元,居民预期平均寿命从72.45岁提高到了77岁。国家的繁荣始终把百姓的健康生活摆在重要位置。而我有幸参与其中,党员的初心、使命与自身的事业共同发展,让我更加有信心走下去,带着区域检验中心合作模式这把钥匙,让那一条条横在偏远山区百姓面前的‘天堑’变‘通途’。”
记者吴洁 通讯员王致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