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街道:吹响为民服务新号角 绘就群众幸福新蓝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 16:41:38 点击率:0
主题教育在基层如何走深走实,如何使群众在主题教育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提升满意度和获得感?阿拉街道党工委用实际行动来回答。
昆明经开区阿拉街道原属昆明市官渡区,2008年7月整体托管经开区。2009年,经省、市政府批准撤销阿拉彝族乡,随后撤销阿拉彝族乡党委,设置阿拉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下辖党支部96个,党员人数1209人。2015-2018年街道党工委连续四年被经开区党工委评为先进、优秀基层党工委。
昆明经开区阿拉街道党工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主动回应群众关切,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揪心事,着力对老旧居民小区进行升级改造,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日益凸显。
改造升级老旧小区
小区环境旧貌换新颜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我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干净漂亮、舒适温馨的小区”,73岁的谭达俊老人指着自家焕然一新的房子激动地说。
谭达俊老人住的小区建于1988年,位于昆明经开区阿拉街道办事处辖区贵昆路边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工务机械段九公里家属区。这个被居民们称作A小区的家属区,是典型的“三不管”老旧居民小区,只有一栋居民楼。过去,这栋红砖房墙体处处开裂,小区没大门、没物管,环境脏乱差;没公厕也没路灯,到处杂草丛生,电线密如蜘蛛网,柴堆和垃圾肆意堆放;小区路面坑洼不平,出门是公路,散步没地儿去,住户们住得提心吊胆。
群众有呼声,党员有回应。如何让“三不管”大变样,阿拉街道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领导班子带头、党员干部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一线答疑问、一线解难题、一线推工作,让小区居民深入了解改造工程的细节和效果,让广大群众支持和主动参与共建美丽家园。
走访待改造升级小区
如今,经过改造升级后的A小区变了个新模样:外墙体粉刷一新,家家户户安装了防盗笼,道路硬化成柏油路,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监控探头、卫生公厕、小区门禁都安装起来了,小区里栽上了绿化树和鲜花;健身器械、休闲小亭子等公共设施让大家休闲有了去处。
挨家挨户倾听民意
敲定科学改造方案
以前A小区没有物管,居民的事情没人管。60岁的居民周兴芝说:“以前垃圾常年没人清理,上厕所不方便,小区里脏到屁股都不敢坐下去,感觉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小区”。现在的周兴芝却感到很幸福,还主动承担了小区的环卫保洁工作。
另外两个小区——B小区、C小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A、B、C老旧居民小区群众强烈反映的居住环境问题,负责街道全面工作的阿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袁志勇和办事处主任黑丽芬把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列入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力推小区改造升级工程进度。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党员干部利用2个多月时间,采取“一户一档”的方式挨家挨户调查研究。每到一户居民家里,党员干部们认真倾听民意、了解居民愿望,形成一对一的调查报告,反复召开专题研究会议、反复磋商。
街道干部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发现,3个小区普遍存在建筑外墙砖风化破损、小区内无公共设施、电力电缆线路杂乱、小区内部道路破损严重、杂物堆放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民意方面,一听说要改造升级小区环境,绝大部分居民非常高兴也很支持,但也有极个别住户因不愿意拆除自家柴棚而犹疑不决。
为了争取群众的普遍支持,街道党员干部下大力气做好群众的工作,向他们说明小区改造的计划,为他们展现改造升级后的“幸福蓝图”。在街道党员干部的耐心说服下,原先持保留态度的居民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有的居民还主动多次去劝说那些不愿意拆除柴棚的邻居。最终,129户居民100%支持改造升级工程。
“要干,就要一次性干好,干到老百姓满意为止!”袁志勇每次给党员干部开会时,都会反复强调这句话,给党员干部提神振气,并在工作中一以贯之。
处处为住户着想
干部群众共建美丽家园
今年6月21日,3个小区的改造升级工程正式启动,投资346.0924万元。
随之而来的压力重重地压在了每个党员干部身上,因为要在短短184天工期里完成整个工程项目,争取让3个小区旧貌换新颜,改善提升小区居住环境,让每个老百姓都满意,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入户听取民意过程中,阿拉街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进带头作用,多次到居民家里,耐心听取居民对改造升级小区的各种意见建议。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制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
听取居民对小区改造的意见
8月,3个小区的改造升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要干,就要一次性干好,干到老百姓满意为止!”这句话时刻提醒着阿拉街道的党员干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保障老百姓居住环境安全,打造崭新舒适的居住环境,街道要求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施工安全监管到位,施工尽量不要影响群众生活,公共设施建设必须以便民为准。时间一天天过去,老旧小区开裂墙面得到修补加固贴上了青瓷砖,外立面粉刷5次以上,柏油道路下面铺设了钢筋,“蜘蛛网”三线收拢入管,晾衣架、健身器材、小亭子、监控探头等公共便民设施也都安装一新。另外,街道还给每户居民新建了杂物间,小区里还进行了适当的绿化。截至目前,A、B小区已经全部改造升级完成,C小区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届时,3个小区的居住环境将彻底焕然一新,129户居民将过上安逸自在的生活。
施工期间,党员干部认真负责,随时到小区里巡查监管施工安全,跟进推动施工进度,实时听取群众对施工的意见和反馈。他们处处为群众着想,务实用心的工作作风感动了所有居民,凝聚了民心。
经调查,居民100%对改造升级后的小区表示非常满意,其中不少居民特别感动,纷纷主动帮忙清运垃圾,巡查维护施工安全,帮做邻居思想工作,给施工人员端茶倒水,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建设美丽家园。
“我们对党和政府很感激、很满意,街道和社区的干部处处为我们着想,就像给自己家施工装修一样,刷墙、建晾衣架、安防盗笼都很用心。今后,我们要争取把自己的小区管理好”谭达俊、周兴芝、魏在凤等居民纷纷感慨道。
下一步,阿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引导帮助小区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逐步规范老旧小区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阿拉街道党工委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落脚点,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主题教育中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例子还有很多。街道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中,现场解难题、一线推工作,各项惠民工程、重大项目、征地拆迁、社区治理及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打折扣、不拖时间、及时有效得到解决,诸多惠民工程项目都得以快速推进顺利验收,如新增林下铲除工程、小水窖修复工程、森林防火隔离带修复及沟渠清淤惠民工程、昆船社区整治老旧小区工程和商铺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程、昌宏社区规范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改造工程、铜牛寺水库防护栏安装工程、石坝社区小石坝人饮管网改造工程等。
在清水社区,社区党总支没有拘泥于常规的社区管理和发展模式,而是大胆创新、集体决策,把社区15600多亩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统一管理,让村民现场竞价承包土地,建立了“公司+农户”的股份合作经济模式。社区整合了土地资源,盘活壮大了集体经济,也缩小了村民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利用土地统管优势,社区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公益建设,先后兴建了社区农贸市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完善了社区公共配套,丰富了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昆明市启动的“服务群众·感动昆明——我们身边的好干部(好班子)”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600多名群众自发联名推选清水社区好班子,最终,清水社区班子顺利当选。
昌宏社区依托社区大党委开设“爱心门诊”和“爱心超市”,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就诊服务和购买商品优惠,社区还为老旧小区新建休息凉亭,到居民小区帮扶困难群众等,切实为辖区居民解决困难问题。顺通社区与共建企业共同开展“无偿献血 你我同行”活动、“缅怀先烈 不忘历史”主题教育活动、扫黑除恶志愿宣传等活动,并针对居民缴纳医保遇到的问题组织党员志愿者进入居民小区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清水社区围绕居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将居民群众反馈的期望解决处理的问题形成清单,组织党员志愿者针对问题开展疏通管道沟渠、维护田间道路等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海子社区旧村居民小组为村民代收代缴医保费,为群众解决了出行困难、不会使用手机缴费等问题。
路通了、灯亮了、水窖有了、火灾隐患消除了;大事有人操心、小事有人管,烦心事揪心事没有了;腰包鼓了、业余生活丰富了,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了。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深入务实的工作,阿拉街道的主题教育不但让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了,更是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