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建“1+2+4+13”党校阵地集群 探索园区党校设置新模式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19 16:09:41 点击率:0
针对开发区没有园区党校的实际,2019年以来,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坚持“一张网布局、一盘棋互动”工作思路,率先探索园区党校设置新模式,打造“1+2+4+13”园区党校新格局,积极探索园区党校设置新路径。
高站位、优布局,夯实园区党校“阵地群”。以设立园区党校“集群”为突破,建成1个区级党校、2个街道党校,在机关、“两新”组织、医院学校系统、国企党委分别成立4个园区党校分校,在园中园、“两新”组织、社区等设立13个教学点,全区覆盖广泛、组织完备、创新服务、共享联动的“一张网”党员教育服务阵地格局初步形成。依托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园区党校,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与园区党校“双阵地”功能,整合园区党建、教育、服务、治理等多种功能,形成“主阵地”辐射效应。针对阿拉街道彝族社区彝族党员较多的实际,开设撒梅语言文化大课堂,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撒梅语教学,用撒梅语为不熟悉汉语的群众提供党政方针政策讲解,强化党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党性教育、素质培训、服务企业、服务党员”的办教原则,围绕园区特色化、差异化服务需求,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将教学点开设到行业最集中、企业最需要、党员最方便的地方,辐射“园中园”、“两新”组织、社区、院校众创空间等,为基层党员参学参训提供便利。
讲党性、育人才,增强园区党校“内动力”。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把党章、党规党纪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确保园区党校(分校、教学点)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在教学安排中所占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加大师资培育引进力度,遴选孵化出一批有党性、有理论、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实用人才担任园区党校(分校、教学点)教师,建立涵盖园区、省内外各领域先进人才、科技人才、老模范、“土专家”等师资力量的开放式、共享式、动态式全区党校师资库。抓好党校规范管理,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育活动、研究教学改革等教学教务工作,发挥带动式、分散式教育功能。教学内容上兼容并蓄,将党章、党规、党的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及时列入党校的重点教学内容,同时围绕园区发展需求,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专题设置,将课堂开设到行业最集中、企业最需要、党员最方便的地方,因地制宜,为基层党员参学参训提供便利,努力把教育培训办出特色、创出品牌。
强服务、见实效,提升党员群众“获得感”。本着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目的,充分发挥园区党校阵地集群功能,不断提升创新服务水平。以“紫云十三讲”系列讲座为载体,打造“党建+文化”的常态化知识分享平台,开创“线上+线下”协同创新服务模式,为园区搭“党建+”服务平台,为园区人才服务、科技金融创新、企业投融资、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家庭式服务。为体现党校政治性、服务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结合园区企业经济发展需求,适时增加基层治理、党建党务、金融财税、招商引资、城市建管、安全维稳等方面培训内容,优化党校教育布局和办学模式,把党校教育扩展到经济一线,为基层党建强筋壮骨,为园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聚焦教育服务,发挥党校政治功能,开展特色化、需求化、定制化、清单化服务,推进“万名党员进党校”,广泛开展“党性教育”、“爱国教育”、“理论学习” 、“专业提升”、“道德讲堂”、“市民培育”等教育培训,让党员在家门口接受党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