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街道党校 打造特色教学品牌
作者: 发布时间:2020/4/29 14:16:45 点击率:0
2019年,阿拉街道率先在全市成立街道党校。阿拉街道党工委不断积极探索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着力将街道党校打造成为党员干部教育的“主阵地”、开展理论教育的“大学校”、接受党性锻炼的“大熔炉”。
举党旗亮使命,聚党员初心。建设“1+2+N”街道党校阵地群,以现有的1间多功能课室为主体,在下辖石坝社区和阿拉社区分设2个街道党校教学点,并将N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社区(小组)党员活动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覆盖全域的党校阵地。立足彝族撒梅人聚居地区实际,围绕“党建+撒梅民族文化传承”,将撒梅传统技艺传承基地、撒梅文化多功能展厅、撒梅民俗展示馆、撒梅文化传习活动室以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纳入党校实地教学范畴,推进街道党校、党群服务中心、民族传习阵地等各类党建阵地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党性教育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通过“1+2+N”党校阵地群,将党校建在基层党员身边,使辖区党员在“家门口”便能参与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党员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更好地践行初心与使命。
兴文化重传承,育时代新人。针对辖区内撒梅人聚集特点,在社区党员教育中采用“撒梅语+汉语”双语教学的形式,拉进授课教师与社区党员的距离。把撒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党员培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党性修养、政德锤炼、家风家教的重要素材。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撒梅语言大课堂、撒梅传统乐器和传统刺绣培训班等专题教育,弘扬撒梅文化。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面向普通党员、社区群众、群团组织等,让党校成为文化教育、理论学习的大学校;将辖区空军将士墓列入现场教学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参训学员在聆听革命历史故事时升华爱国、爱党思想;整合教学点资源,做好各教学点衔接共管工作,促进教学资源融合共享;整合“经开四小录播室”,定期开展精品课程讲授同步录播,接入昆明经开融媒体中心“经开之窗”有线电视门户平台,党员群众通过有线电视同步观看、同步培训,“足不出户”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坐享优质教学服务。
树标杆展形象,强阿拉品牌。邀请市委党校专家教授进行专题授课,并由校长、副校长结合街道基层工作实际为党员讲授党课,激发优秀党员榜样力量,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严格考勤管理,采用“云岭先锋”APP签到与纸质签到相结合的考勤形式,全面掌握参训情况,提高考勤准确度。开启“短频快”的学习模式,“短”就是时间半天,避免党员厌学情绪;“频”就是每月一次,让党员干部固化一种学习思维惯性;“快”就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效性。每季度邀请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榜样等先进人物讲述初心故事,分享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