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经开区:探索社区发展治理新载体 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作者: 发布时间:2020/9/29 16:43:17 点击率:0
2019年以来,昆明经开区针对辖区内经济业态、社会形态多样,园中园、区中区、城市社区及楼宇、市场、商圈共存,服务对象、主题、需求、资源多元等状态,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跨界融合新模式,打造果林片区联合党委(以下简称“联合党委”)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破解基层条块不协同难题,初步形成了果林片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不断强化联合党委政治引领功能。年初,疫情爆发之际,联合党委动员各领域成员单位党组织,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指导各基层党组织在武汉滞昆旅客留验点、小区联防联控检查点、高速公路堵卡点等关键部位及时成立8个临时党支部,1860名党员在请战书上留下最美“红手印”,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筹推进、联动协调,筑牢疫情联防联控防线,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维也纳留验酒店临时党支部由洛羊街道党工委及经投集团党委部分党员组成,他们及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提供24小时服务保障,开设“维也纳之声”广播站播报抗疫信息、为留观人员过生日、元宵节送“暖心汤圆”等,被留观人员称为“湖北人的肩膀”,被中宣部“学习强国”等媒体点赞为“昆明温度”。昆明创新园物业疫情联防联控检查点临时党支部发挥“红色物业”示范引领作用,建立社区物业公司、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推动管理服务全方位、消毒处理无死角、车辆人员全管控、人员摸排无遗漏,筑牢小区“安全墙”。
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基于社区治理的复杂性,通过探索实行积分制,用积分制管理助推社会治理,以长效激励制度解决过去社区工作“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把微信群与现代化网格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相结合,畅通片区企业、居民反映问题渠道,将微信群收集到的问题及时分解到社区、街道、区级职能部门以及片区共驻共建单位,形成从问题收集到转交、处理、反馈的快速响应机制。成立果林片区青少年儿童之家,为青少年儿童营造多元化、开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积极培育下一代成为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主角之一,持续开展社区“三点半”学校、果林青少年儿童风采墙等活动,推动片区儿童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点工作,通过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社区各项活动,根据自身实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等形式换取相应积分,累积的分数可以免费兑换社区提供的惠民服务和各类实物、消费券,同时探索将不文明现象纳入积分扣减项,让居民由社区工作的旁观者向社区建设参与者转变,将人性化与制度化有机结合,推动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居民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不断提升社区资源整合能力。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居民积分管理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社区“两委”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着力解决片区居民难点痛点问题,自疫情发生以来,推出业主微信“线上下单”,片区党员志愿者“线下配送”模式,将平价蔬菜从农民的“菜园子”搬到居民的“菜篮子”,受到普遍赞誉;针对片区内菜农、花农、果农等受疫情影响产品滞销、收入锐减情况,采取“一家牵头,共同配合”的方式,由云南能投基建公司党委牵头找市场,果林社区党总支配合找资源、科创园中小企业孵化器搭平台,共同开展“党建带群建,联建共战‘疫’,爱心助农”系列活动。借助积分制管理平台,社区将党员队伍、居民群众、商户、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不断提升社区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水平,社区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共治共享格局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