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作者: 发布时间:2021/7/13 17:27:29 点击率:0
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以“找问题、解难题、补短板、促发展”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和目标导向有机统一,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专项行动衔接起来,强化上下联动抓好专项行动,以高度的自觉、强烈的担当、扎实的做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实地调研“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声音、挖真问题,群策群力、集智攻关。全区党员干部重点围绕制度创新、产业升级、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营商环境、绿色发展、民生福祉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一线调研,通过“一对一”走访、征求意见、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找问题、找差距、找短板,寻找解题的良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150余条,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措施,真正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为解难题、补短板提供精准靶向。精准聚焦民生,按照基层党(工)委班子不少于5条、各部、局、驻区机构党组织不少于3条,普通党员不少于1条的标准,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承诺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整改落实本单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突出解决好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关切。
刀刃向内“解难题”。针对查摆的问题,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自身查找出的问题、上级点出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逐条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特别是涉及到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急迫问题,不等不拖、力行立改,逐项挂账销号,真正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全区党员结合党支部谈心谈话提要求,对照革命先辈、对标上级要求、联系岗位职责开展党性分析,认真剖析存在问题,把学习教育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来,确保取得扎实成效。在此基础上,建立班子及普通党员《“找问题、解难题、补短板、促发展”专项行动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和责任主体,细化领导班子整改措施110余条、普通党员整改措施4600余条。
对标先进“补短板”。结合以“寻标对标创标达标”行动为切入点,28个机关党组织、23个机关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和自身工作实际,主动在全省、全市范围内寻找本系统、本行业、本领域的先进单位作为学习标杆和追赶对象。全体机关党组织及机关党委以确定的学习对象为标尺,认真对照标尺查找不足,确定具体的学习追赶指标,确定努力方向。各机关党组织、机关单位对照学习追赶指标,细化工作措施,制定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学习先进、补齐短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确成果转化、改进提升工作的措施办法,切实把先进经验和学习成果转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举措,转化为推进创新落实的实际成效,力争各方面工作有明显进步。树立“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意识,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开展“比学赶超”竞赛活动,把对标先进补短板的成效体现在推动发展比成效、真抓实干比担当上,提升全区各方面工作质量,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
凝心聚力“促发展”。树牢“服务群众企业无小事”意识,将改革创新贯穿于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围绕国家和省下达的三年改革试验任务,建档立卡、时间倒排,首年76项改革试验任务实施率100%;第二年43项任务,按照“一项任务、一套方案、一组案例”的要求,形成了38套工作方案,研究出台15项改革创新工作方案。截至目前,累计梳理报送31项可复制推广实践案例,其中,基于国际商事仲裁调解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国际法律服务综合体”已入选商务部“最佳案例”评审。秉承“企业至上、服务是天职”的理念,推行商事登记“三免一限+智慧政务”审批制度改革,市场主体1.5小时即可完成注册并免费领取全套印章;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启动连锁药店等15个行业的“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医药行业申请材料压缩46%、办结时间缩短42%,一心堂等4家企业获首批《行业综合许可证》;先行先试区域评估、“先建后验”和“拿地即开工”,工程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50个工作日以内,普洛斯环普产业园等项目做到承诺即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