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街道党工委:“四个有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1/8/20 16:41:24 点击率:0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阿拉街道党工委做好“规定动作”、做亮“自选动作”,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体党员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规定动作”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深度”。制定党史学习教育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压实责任担当。博士宣讲、书记宣讲、百姓宣讲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13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配送“红色书包”,下发学习教材2838套,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扎实开展专题学习53次;举办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万名党员进党校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示范培训班”、对新一届社区(小组)干部展开全覆盖培训等专题培训把党史学习教育推向学习热潮。“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两优一先”表彰大会、齐唱国歌、重温誓词、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活动凝心聚力,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自选动作”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温度”。依托街道党校、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知识竞赛、现场教学、青年学习、朗诵比赛、文艺汇演,非遗传承等系列活动在阿拉大地“遍地开花”。线上教学创新学习方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向基层党组织和干部职工推送“党史百年天天读”小知识,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一百堂党史课”系列视频,以“共读红色好书”“五月赞歌——唱响红色歌曲”“重温红色电影 传承革命精神”等主题共推荐67部党建好书,组织了“好书进我家”、“妙语佳句拾萃”、“悦读好书”、“党史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者互动活动,让党员、干部将学习党史教育融入日常,线上活动覆盖4000余人次,参与读者活动互动人数达到1022人。携手QQ阅读,开设“新时代新经典”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专栏。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玩转非遗”进校园、走进豌豆粉世家·传承本土非遗文化”、“镂金书盛世、剪彩颂党恩”等主题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主题活动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传承光荣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特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热度”。继高坡、石坝社区建成市级党建示范点之后,在海子社区建设撒梅文化传习活动室,在普照社区建设撒梅传统技艺传承基地,在阿拉社区建设撒梅文化多功能展厅,连“点”成“带”,形成撒梅文化党建示范带,持续传承弘扬撒梅民俗文化。举办“锦绣阿拉 炫彩撒梅”阿拉街道党史学习教育暨2021年撒梅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以文艺汇演、趣味活动、知识竞赛、全民K歌、篝火晚会等形式,向全社会充分展示阿拉街道浓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色。开展“不忘初心颂党恩 聚力开启新征程”文艺演出宣传撒梅民族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了解阿拉撒梅文化、弘扬当地优秀民族传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引导党员干部及广大干部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唱响街道党史学习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交响曲”。
为民办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有“力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阿拉街道党工委结合民生实事计划272件,完成办结数216,完成率达79.41%;党员为民办事清单数957件,完成办结630件,完成率达65.83%。持续稳步推进清水社区新农村建设,推进小麻苴三期、西邑村、公家村等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普照片区4个村改造,提前谋划石坝、高坡、海子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对长春社区惠民小区机修厂跨宝象河大桥实施抢修;修缮高坡片区100米农田灌溉设施输水管道和排水泵房,解决当地260多亩农田水利灌溉和群众安全出行问题;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农村被征地人员和城镇失业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建设公厕8处,新增辖区公厕标识标牌1079块,维护公厕设施设备182处;解决云知社区佳逸盛景小区居民楼地下车库渗水漏电问题;协调交警在大石坝下穿隧道十字路新装红绿灯及道路交通安全标识,有效解决该路段通行安全问题;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统筹安排群众有序接种;针对“滇中饮水工程”5#支洞施工导致阿拉小组居民房屋受损问题,协调施工方检测110户居民住房……切实把党史学习效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行动,不断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