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扎实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作者: 发布时间:2021/9/8 10:27:00 点击率:0
西山区教育体育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弱项,重点梳理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清单为抓手,积极推进、集中攻坚、限期完成,持续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西山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小学7所,在校生人数为52365人 ,初中22所,在校生人数为22731人。小学毛入学率101%,初中毛入学率103.08%,严格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的通知》(云教[2009]6号)等文件精神,切实落实好中小学生“减负三十五条”要求,多措并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一、提高站位,落实责任
认真组织学习减负要求,提高减负认识。认真组织学习云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云南省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将办学行为和“减负提质”工作作为对各学校年度教育岗位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单独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学校又与教师签订责任书,实现了‘减负’工作责任的全覆盖、全落实并接受社会监督。
二、多措并举,力求时效
(一)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
西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今年5—7月共派出责任督学192人次,分别对我区74所中小学进行了3次日常督导(分校点不单独计数,由指定督导中心学校的责任督学负责日常督导),中小学日常督导覆盖率100%。截至目前,责任督学共提出意见建议358条,发出整改通知书97份,上报日常督导报告222份,作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立行立改。
全区7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第一时间发放告家长书,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建议,对标对表开展自检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家长、学生认可度不断提高。
永昌小学定期对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并纳入工作量化考核。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做到了全批全改,面批面改,学校还组织全校性学生作业展示交流活动。
云师大润城学校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润城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开学工作会上带领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全文,并要求大家严格执行。
书林一小立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优化学习方式,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探索作业分层设计,提升作业的有效性,汇总出《昆明市书林第一小学作业统计表》统一交课程中心存档,做到格式统一、布置次数统一、批改要求统一。
(二)严格执行教辅材料管理制度
西山区教体局严格执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推荐、征订、使用非法出版的教辅材料,通过开学检查以及有效的管理机制,设立教辅材料使用监督电话的形式对学校的教辅材料使用进行规范和监督。
(三)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做好“一校一案”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一校一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将主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资源,督促指导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按照“一校一案”的要求,组织各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做好人员调配、服务时间、内容安排、安全管理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学期开学第1天就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
学校课后服务的时间按“5+2”模式安排,即每周5天都要开展,每天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课后服务时间一方面应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小组及社团活动,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各校要在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和服务特色,使家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安排。
四、课后服务全覆盖,着力为群众办实事
“三点半课后服务”作为西山区的一项民生工程,西山区教育局以课堂为延伸,通过购买服务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便利服务。2017至2020年累计投入900万元,共55个小学校(点),民办小学同步进行,经费自筹,实现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覆盖率100%。
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西山区教体局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多措并举落实“双减”工作的责任意识,已于8月19日印发《昆明市西山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专项整治工作学习宣传的通知》,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出现,切实维护广大学生、家长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