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 培育新时代有为学生
作者:晋宁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2/4/27 17:49:22 点击率:0
针对当前一些学校抓思政教育力量不足,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结合学生思想困惑或日常教育不够,创新形式、方法有待加强等问题。新学期,我区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
(一)坚定信仰,加强思政工作组织领导
1.坚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严格落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把思政课建设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主要内容,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加强对中小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统筹推进、分类指导。
2.坚持学习为先,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政治理论学习,以理论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主题班会课等形式,跟进学习、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实时掌握时政动态和时代发展,及时应用于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将理论问题讲深讲透。
(二)铸魂强基,强化思政工作队伍建设
1.建立学校党组织、校长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进课堂讲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的工作机制。依托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基地、国旗下演讲、模拟法庭等区域特色资源,将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未成年人关爱相结合。
2.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适时举办成果展示等方式,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同上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性。积极发挥法治副校长、警民共建活动等作用,切实提高学生法治素养和自护能力。
3.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扎实开展思政课骨干教师“一科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汇报课等活动;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充分彰显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4.全体教师坚守“既教书又育人”的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推进思政课为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共同育人的新格局。
(三)抓好阵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1.坚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以把思政课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为基本目标,实施学校思政课创优行动,打造思政精品课。
2.充分挖掘学校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课堂作为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发挥每门课程,每间教室,每个课堂的育人职责,把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
3.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育研究水平。昆明市晋宁区思政课教师教育中心开展中小学德育科研工作,为全区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创新思政课教研模式,实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阅读课程、统编教材教法研究课程、考试评价改革研究课程,创新开展思政课程网络教研,推进思政教研活动的课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
(四)丰富载体,涂好学生思想政治底色
1.立足立德树人,利用规矩教育、学生文明监督、问题清单剖析等形式,及时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2.同心同向发挥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挖掘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典型。
4.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推动同一乡镇、不同学段,联合建立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共享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