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委书记何健升提出争做新时代的“五懂”干部
作者:寻甸县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5/25 15:40:00 点击率:0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建党97年来,无论是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还是国家建设的艰辛探索,我们党始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艰苦创业,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落后挨打到富强复兴的伟大飞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新的时代、新的特点、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必然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具有新气象、新作为、新素质、新本领,唯有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做到懂政治、懂纪律、懂业务、懂规矩、懂法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本领恐慌,才能真正创造幸福,才能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到位。
一要“懂政治”。政治,既是党和国家的大事,又是人民群众关心的要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实践深刻表明,共产党人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品格集中体现为旗帜鲜明讲政治,核心是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对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政治主张坚信不疑,执行中央决策,服从中央决定。但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部分党员干部对于中央和省市委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理解不透、了解不深,把握不住精神实质,这样干工作、做事情,往往会导致政策在落实中得不到群众理解,得不到群众支持,结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美好愿景”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懂政治,表面上很抽象,实际上很具体,就是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核心、服从核心、认同核心,深刻认识、理解、服从、执行中央和省市委的路线方针与决策部署,时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上到下保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紧紧围绕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二要“懂纪律”。纪律是规范、秩序和行为规则,是保持队伍战斗力、有效履行职责使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纪律严明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纪律,是“生命线”,为党的团结统一和目标实现提供了保证;也是“安全线”,让党员有所戒、知进止。懂纪律,是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对全体干部政治品德、道德操守的规范和约束。整个党员队伍好比是森林,党员就是树木。毋庸置疑,森林中绝大多数树木是健康的,但也不乏“歪树”“病树”“烂树”。因此,只有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从严要求、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真正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管到位、严到位,才能让党员干部知敬畏、明底线,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全党团结如一人、行动齐步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和行动上的高度自觉,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在思想上严守政治纪律、在工作上严守组织纪律、在生活上严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法规办事、按制度程序办事,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做到有令则行、行必迅速,有禁则止、止必彻底,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党忠诚,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三要“懂业务”。欲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面对的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这对党员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想当然理解、拍脑袋决策、靠感觉办事、凭经验落实的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中时有发生,思考问题肤浅、工作作风浮躁、总结汇报浮夸,因为业务不熟导致决策不慎,致使不该出现的问题仍然出现,该落实的事不敢果断决策。这充分应验了领导干部不懂业务是不称职的干部,既蒙骗了上级和领导,又坑害了事业和群众,耽误了一个地区的发展。作为党员干部,务必加强学习、刻苦钻研、搞懂业务,尤其在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乡村振兴等工作过程中,不能再满足于“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的粗放型知识结构,需静下心、钻进去,学深一点、学透一点,努力成为引领发展的行家里手。只有学习认真深入,业务素质过硬,才不会说外行话、办外行事,才能更精准的推进脱贫攻坚事业,才能更全面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带领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全面步入小康社会。
四要“懂规矩”。“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规矩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党员干部懂不懂规矩、能不能服从,是讲不讲原则、守不守纪律的具体表现,是区分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最基本的分界线。懂规矩,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醒与成熟。目前,或是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或是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或是自由散漫、纪律松弛,或是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或是说情拉票、跑风漏气,这些现象在干部队伍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规矩意识淡薄、角色意识不强、责任追究不到位。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的决策部署,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不和组织讲条件,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不折不扣执行好各项决议和任务,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态势,强势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为此,必须通过提倡“懂规矩”,树立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推进党的事业全面发展。
五要“懂法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今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也更迫切需要以法治的精神、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和法治的力量,来统筹经济发展、调动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不适应、不符合。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懂法治,在思想上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的问题,在行动上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自觉担负起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责任,切实把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体现到工作实践之中,始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促改革、谋发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破除瓶颈,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