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四举措推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3 14:37:58 点击率:0
为解决寻甸县基层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寻甸县将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寓于群众文化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内外结合,保证数量。在按照服务人口规模,在乡镇(街道)社会服务中心核定编制内配备专职文化员外,以文化志愿者为基础,拓展优秀基层文化艺术队伍。现全县共有基层在编文化人才62人,志愿者服务队伍73个,志愿者1354人,2019年文化服务惠及53.42万人(次)。按照服务人口规模配备专职文化员要求,在乡镇(街道)社会服务中心核定编制内,确保至少1—2个编制用于专职文化员招聘。坚持依法规范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相结合,积极探索申报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员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定向培养的乡镇(街道)从事基层文艺工作模式,切实为基层引进优质专业的文化人才,切实提升和改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结构。
遍地开花,全员培训。进行分级培训,加强全县文化人才培养。由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对基层文艺骨干进行组织管理、活动组织、文化专业的培训。由各乡镇(街道)文化站举办村级文艺骨干培训,培养多门类、多层次、符合当地特点的各类基层文艺骨干对全县基层文化人才进行全员培训。开设基层书院,聘请文化程度高、表述能力强、熟知历史文化的长者担任讲解员,积极满足广大基层民众学文化、增知识的欲望。聘请文化带头人对各村爱好文艺人员定期开展排舞、太极拳、腰鼓、健身操等文艺项目的教学培训,让他们活跃在各村居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通过为基层人民搭建有效的文化学习和传播平台,扩大整体的文化队伍建设基础,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文化水平。
深入挖掘,培养特色。加强文化能人的调查统计,对全县艺术人才进行调查摸底,对于县域内文学、音乐、戏剧、摄影、书法、曲艺、体育等各类艺术人才进行重点登记,寻找寻甸本地文化能人。鼓励支持帮助有特殊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服饰、技艺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文化能人和优秀特色人才的指导扶持,把挖掘培育文化能人与传承发展传统特色文化相结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培育人才,通过人才的作用发挥,促进传统文化长远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市级16项,县级2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县级17人。
以用促培,增长才干。把乡村文化管理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吸引年轻人投身于乡村文化事业建设。充分发挥各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作用,积极引导鼓励文化能人定期到群众中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实践。积极利用开斋节、火把节、花山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和农民丰收节、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各种群众性文化节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传统技艺展示,使人才在活动中培养、文化在活动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