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因“材”施教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作者:寻甸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0/6/4 11:18:22 点击率:0
近年来,寻甸县认真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五年规划》,整合资源、就地取材,突出特色、拓展阵地,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
依托乡镇党校,开创“一校一特色党课”。乡镇(街道)党校结合实际,整合优势,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干货”,根据每个教学点的独特资源,针对性设计教学主题、教学重点、教学切入点,提升教学效果。如将乡镇(街道)党员事迹、经验做法、典型案例等,按类别筛选、充实内容后整理保存,建立本地方特色“教材库”。在教育培训实践中,面对不同教育培训对象,针对性推荐和选取教育性质强、教育效果好的案例融入党课内容。或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种养基地、村集体经济示范点基地等特色资源,打破时间限制,发掘“隐形”课程,征集有教育意义的“老物件”,建立历史档案、博物馆、“荣誉墙”等,开创体验式、反思式教学模式,注重课外生活和正规课程的配套和协调,探索歌舞、音乐、话剧等形式的情景重现教育,丰富宣讲教育形式,激发学员情感,寓教于乐,与传统教育模式相互补充。
利用资源优势,推进“智慧”阵地集群建设。打破地域限制,突破实地观摩的单一形式,依托鲁口哨中央红军4.29渡江令发布遗址、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先锋六甲之战遗址、横河红军烈士纪念碑遗址、鸡街红军亭等独特的红色教育基地,加强对外协作和统筹规划,利用VR科技、5G技术打造“智慧党性教育基地阵地群”,通过科技手段让广大党员干部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沉浸式学习,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效果。针对农村新情况、新特点,以及基层党员文化素质不高等情况,因地制宜,创新培训方式,采取“体验式”、“现场式”、“菜单式”等方式教学,让学员身临其境,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与县农广校、职教中心、劳动中心等单位密切配合,实行教育资源共享,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文化、经济、技能、科技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党员综合素质。广泛开展普通党员讲“微课”活动,采取灵活方式,内容以讲党的政策、理论为主,不限时间,让通党员转变方式“开口讲”,从台下走到台上,从学员变为老师,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寻甸县委组织部 李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