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倘甸镇:“小松子”变身致富“金果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5 16:21:28 点击率:0
近年来,倘甸镇紧紧围绕党建领航农业产业结构调优促乡村振兴,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发展壮大松子收购加工产业,让“小松子”变身为地区致富“金果子”。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镇党委围绕辖区林业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优势和松子收购近30年的基础,研究将松子产业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此时,传统松子收购散、小、弱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松子规模化加工销售的棘手阻碍。
对此,镇、村党组织经研讨规划,决定结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松子收购加工集中点,推动松子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速。实勘选址后,发挥新华村委会邓家村位于高速公路出口的区位优势,在各级资金的帮扶下,整合村级集体资金,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由邓家村动员村民有偿让出土地,建成综合停车场、冷库等系列设施,引入寻甸昊滇食品有限公司进驻开展松子收购与加工。现在每年可从周边乡镇汇聚松苞20000余吨,从曲靖、大理、昭通、四川、贵州等地收购松子约5000吨,本地群众销售松子也有了“根据地”,倘甸已初步成为附近名副其实的松子集散中心,新华村委会与邓家村小组每年也共可获得3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村、企、民三方共赢的局面正逐渐成型。
提升松子附加价值,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为改变当地松苞脱子便进行外销的低利润运作模式,镇党委主动作为,构建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经济发展的优良营商环境,多次召集各村党组织、当地致富带头人、松子收购企业代表等座谈研讨发展思路、规划产业发展,谋划提升产品价值、形成品牌效应。
积极争取2022年上海市对口支援倘甸镇项目资金750万元,在马街村建设倘甸镇大白云豆、松子标准化厂房,作为村集体资产出租给相关企业。企业运作后,经过筛选、烘烤、剥壳、色选等程序,将松子仁销往东北梅河口岸、天津港等地,每年产值达8800万元。此外,将松子落水后经筛选、分拣、烘烤、炒制、开口等程序加工成开口松,除销往周边地区外主要发往浙江、陕西等地,年产值可达2400万元,目前已成为倘甸特色产业之一。
融入乡村振兴布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反哺地方发展,松子集散中心运转及规模化松子加工中,通过在企业内设定“就业扶贫车间”等方式,为辖区内低收入人群优先提供工作岗位,广泛吸收本地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目前全镇松子收购及加工长期用工达120人,在松子收购的“黄金月”内短期用工每日近130人。
此外,该镇积极推行“技术带富”行动,面向辖区及周边群众免费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设置“打工+学习”“定期到厂实践学习”等2种带动方式,着力将采摘选子、初步分拣、后续加工等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2022年来,已接待群众6次80人次咨询学习,安排30人在企打工学习,提升独立收、处、销能力,为群众致富、地方松子产业进一步扩大延伸奠定了基础。目前镇、村党组织还正在探索拓展线上营销渠道,谋划带动当地比较具有特色的大白云豆、野生菌等农特产品一并走出倘甸,进一步打响倘甸品牌,让“小松子”真正成为推动农民增收、区域发展的重要产业。